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449:培育学生心田的科学精神之花

(2023-01-09 10:47:57)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449:培育学生心田的科学精神之花

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探究的兴趣,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激励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所在。每个教师,都想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具有专业性。因为更具有专业性,是一个教师自我完善提升获取幸福感和更大成功几率的必经之路。

专业性和学科教学素材中,都有科学精神文化的基因,善于发掘利用,培育学生心田中的科学精神之花不是难事。

悲悯情怀与思路严谨统一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样,都需要激情。

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缺乏激情的教难以唤醒具有激情的学。科学精神的种子的萌发,需要激情的光与温暖,需要一片被唤醒的心田沃壤。

教师在备课中,发现教材中的源远流长的科学文化基因,挖掘其与现实生活生产与其相关的必需,就是师生教学活动激情相互激荡的根源所在。

有了这种教的激情,教师还需要用学生听得懂且喜欢的语言表达出,其中遣词造句的凝练——富有激情和逻辑思路严谨,是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动力。这个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受到一种严格的思维逻辑训练,同时得到训练的科学精神文化还有更广阔范围的观察分析思考判断。

笔者为了上好一堂课,经常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讲述部分录制下来,反复看和听,发现其情绪念头言行中不够严谨的地方,发现其过于平淡或思路不够文思看山不喜平的所在,从思想情感解读从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反复修改完善,直到自己看或听的时候有一种浸入感,为教师的情绪或情感感染,为教师的探究和严谨表述折服,实际上就是接受了一场生动形象的科学精神文化浸染。

探究兴趣与方式途径相辅

科学精神文化兴趣的培养,与课堂教学逻辑思路严谨和教师的悲悯情怀有关,更与观察实验探究具体有关。

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中现有素材之外,就是拓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结合身边具体的生活生产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的探究,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而且是培养科学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比如我设计了一个“你能找到北吗?”

这个问题的设计,也“找不着北”相映生辉。

这是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和当地民居特点以及习惯认知提出的一个探究性问题。

学过的地理知识告诉同学们:正午太阳影子朝向正北。

当地房屋窗户阳台等的朝向:都是朝向西南(西偏南36°),习惯性的认为房屋朝向正南,所以习惯性认识的北方并非正北。

活动中,学生会发现与书本知识不一致地方。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