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462:情绪情感情怀

(2023-01-09 10:50:54)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462:情绪情感情怀

——助力学生情感教育从教师做起

   最近六七年来,我一直坚持每日一叙,用书籍中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其他优秀教师为榜样,弘扬自己教育实践中的点滴优势或亮点,在扬长避短中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始终保持悲悯情怀。

   在这个过程中,不良情绪的杂草少了,属于师生之间正能量的良好情感丰盈充实了,自己向往的悲悯情怀逐渐完善提升起来了。

   教育,就是师生心灵性格相互碰撞摩擦出的火花。教师的负面情绪少了,更好助力学生成长悲悯情怀增强了,学生自信自律助人朝向美好的情感也会充满希望值得期待。

善于挖掘优点

   某个学生有老师或父母不喜欢动的品行时,一定注意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优秀学生,也要注意其存在的可以改掉的不足,学会助力其走上新的成长台阶。

   如果把学生的整个人生划分为如意或不如意两个方面,当我们开始注意其不如意状态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发现其不如意中的闪光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易经》,其中的智慧告诉我们:阴阳两个方面,都相互有包含。大家看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就会受到这种启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作为教师对学生成长施加一个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优点长处不足的认知出现问题——好学生一切都好,差学生一无是处,就是走向了一种认知上的极端或偏差,教育教学也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这种认知,也会影响一个教师对具体某个学生的情感。

 

   经常有人会提到皮格利翁效应,就是你对一个学生有好的期待的话,他真的就朝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相反的,对一个孩子不看好,也会被这个孩子感知到,从而真的有种种不如意的表现。每个每个学生不管成绩好孬或品行好坏,对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有着超乎寻常的感觉。当然,教师在举手投足和眼神表情与言语中,会自然流露出对学生的这种情感。所以,我就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对某个人有不好的看法也立即检讨自己。孔子曾经因为子贡背后说人坏话,特别提醒子贡:子贡,你就没有缺点错误啊!我可没有时间背后说人的坏话。孔子在干什么呢?在反求诸己,在努力做着完善提升自我的努力。时时处处这样做,将相关的成长故事讲出来,对引导激励学生情感朝向真善美是一种生动鲜活的素材。

   这个时候,从众心理往往让人看到的是学生各方面的不足。如果教师仅仅看到学生的不足,那么教育便戛然而止。因为没有对学生优点的发掘完善提升,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个时候,我们看这个表现不怎么样的同学处处都是缺点不足,甚至事先都预计到学生会表现得如何差或者什么后果,最终事实验证果不其然。实际上,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成见,甚至学生的最终不如意的表现与自己的这种情感认知有关。

厚植成长沃壤

   纵观学生成长情感世界,让学生有一种有一种健康充实丰盈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第一位的。

  一个优秀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学生对成长充满期待且扎实努力前行。每个学生,经过必要的努力奋斗都会做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优秀的自己。我从初一开始,就通过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成长故事,让学生坚信这个真理。因为我发现一个对自己的更好成长没有自信心的同学,是很难做到更好的,他的情感世界也是杂乱的。树立自信心,就是在学生心田中种下庄稼,只有这样学生心田中的杂草才会逐渐减少。有了一个美好的梦想追求,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去更好成长,他的情感世界才会萌生更好成长的动力。

   有了更好成长的沃壤,有了一颗朝向美好的种子的萌发不是万事大吉了,但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前行的路上,还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比如学习文化课和其他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中的坎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细节入手,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并从中培养更好前行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拥有更加辽阔的心胸视野和悲悯情怀,逐步坚定自信心乃至精神文化信仰,走出成长的泥沼。

    “不捐细流以成江海”,这种点点滴滴发现并弘扬学生成长中闪光点的办法,让学生不管在文化课学习和其他品行素质能力提升中,都时刻沐浴在一种光和温暖中。除了注重呵护培养学生自信心外,我注重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助人为乐的品行。其实,只要留心观察或者搞一些深入调查研究,每个同学看似管不住自己的外表下,都有一定的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只是个别同学,因为在某方面的一直停滞不前或受到老师的反复批评呈现一种“躺平”的状态。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唤醒学生自身的自信自律和助人等方面的良好品行。

   为了便于更好严格要求和尊重每个同学,我通过写调查问卷或坚持随时记录等途径,整理每个同学的成长档案。这个档案中,包括学生的梦想追求、兴趣爱好特长和可以改掉的不足等等,还有我日常发现或通过其他途径调查理解到的小事细节,这样一个个姓名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成长微故事。有了这些资料,不仅可以因材施教,与学生交流沟通可以更好动之以情,从而顺理成章的编写好陪伴学生更好成长微故事。

珍惜前行之缘

   刚接过一个新初一班,上课前二分钟我走到教室门口,看到学生刚刚像赶大集一样熙熙攘攘,不一会就凑到一块扎堆,接着听到了“咚”的一声拍桌子巨响。

   大力金刚掌!这可是一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啊。

   正在我考虑怎么处理拿不定主义的时候,政教主任巡视到这里看到这突发状况就把这个班里的“武林高手”请走了。

   这是上午第四节课,我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了解了这个学生的一些情况:跑步、跳远、投掷等都在全乡镇拿过冠军,善于察言观色沟通交流,经常帮助老师搬椅子拿教具等;但学习基础较弱,上课随便捉弄其他同学。

   这个学生的长处,正是我个性中的短板啊。我没有将这个学生习惯性看作“差生”,而是觉得他是成长路上的“好老师”!

   下午,课间时间,这个同学向我认错:“老师,我在上课前那样做是不尊重您。我向您道歉!”

    “你能主动承认错误,是素质高的表现。我知道了你体育健将,你还助人为乐。你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只是课上随便有损于自己的这个良好形象,你说是不是呢?我则是这两个方面做得不好,我想练习跑步不是腿疼就是膝盖疼,我想压腿也常常不得正确要领。另外,你为人热情好爽乐于助人,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因为我不善于表达,时时处处都过于内向。你若有相关的技巧或知道一些注意事项的话,能帮助我一下吗?”

   “好的,没问题!”小男孩的豪气勃发。

   “你有什么学习上的难题可以找我,我也顺便请教你锻炼身体上的问题或助人为乐的事情——我非常羡慕你啊!”

   教室在四楼,办公室在一楼。这个学生经常跑上跑下的帮忙拿教具或搬椅子,也顺便问我问题。我呢,也实事求是向他请教有关锻炼身体等方面的问题。

   当然,我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通过每日一叙,让自己和学生都看到自己关心学生更好教育教学点点滴滴的进步。

   遇到一些学习基础差或品行习惯不是很好的同学,我千方百计不给他们贴上负面情绪的标签。

   我深深知道,一旦给学生贴上“笨”的标签,就几乎停止了从教师角度去主动挖掘引导激励学生学习的潜力;一旦给学生贴上“与老师作对”的标签,教师就很少从自我完善提升中却寻找点亮学生心灯的办法。

   师生,是彼此前行路上的有缘人。珍惜缘分,让彼此在携手相助中看到更好的自己。

   初中学生,异性之间相互具有好感是正常的。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自信自律助人成长环境中做出自主抉择:或及时止损,或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如果说彼此相处频繁导致学习和良好品行下降,那么不用说他们就会自我叫停。如果他们真的能相互引导激励,那么帮助他们协商制定一个更长远的人生规划目标不是更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