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391:悲悯情怀,浴火更生
(2023-01-09 14:47:2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391:悲悯情怀,浴火更生
作为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中途接班乃至接一个比较难管理的班,是一种更有深度和难度的历练。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悲悯情怀浴火更生。
展示实力,赢得学生
两年前接过两个教学班,其中一个班在六个平行班里是大家公认的最差的。
给这个班上的第一节课:只有三十五个人的班里,就有六个学生一直趴在桌子上,整整一节课我没有看到学生的面孔是怎样的。
我想,这个时候严厉批评学生或者发火生气都不能解决问题。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记住了所有学生的姓名,课下我瞅机会与同学们啦呱,直接喊着同学们的姓名,看到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们脸上有了亲切惊喜的笑容,我觉得第一步努力成功了。继而,在教学方面,我努力消除自己急于求成快速实现学习成绩的质变,在同事的建议下,采取了小台阶低密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融入得了,有学习的收获感和幸福感。让几个不愿意学习的同学,感受到可以学得更好的小确幸。
反求诸己,教学相长
我连续地写几个“刺头”学生的成长故事,从一点点的“捣乱”到一点点的“可爱”,经常不断出现在我的每日一叙中。
于是,我将心灵的镜头对准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时处处感觉到他们可爱,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其闪光点广而告之。我的课代表助手也学着这样做,其中一个助手利用周末写了班里所有同学每个人身上的优点或特长,一个助手追着让我指出他身上需要改正的不足。
当老师盯着同学们优点的时候,同学便开始弥补的不足。很多棘手的问题,学生帮你解决。
悲悯情怀,浴火更生
“学生虐我千万遍,我待学生如初恋”,这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一种真实写照。
教师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
面对不愿听课或放弃努力的学生,每堂课后,我都有一种绝望的感觉。让这种情绪蔓延,要更好备课上课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课上得顺不顺利,我都坚持写课后札记。写一节课的得失,找出可以扬长避短的所在,找出自身和学生存在的各种热情和潜能。
为了上好每节课,为了与学生更好沟通交流,我都反复通过每日一叙进行事前演练,尽量不出现或减少失误。每次精心编织课程,事后都会让我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样的,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那种痛心疾首更令人难忘。
长期相处中,几个“刺头”成了我的“哥”们。他们用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方式方法助力我的教育教学,有时我会觉得,没有他们的课堂会黯然失色,也不会有后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