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81: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2023-01-09 10:40:0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481: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学生经常情绪不好怎么办?
上课不学习趴着睡大觉,或者不听课看课外书,或者搞恶作剧,被不一定哪一句平常话语就会刺激到或发飙或身体出现不良反应。这些都是每个教师经常会遇到的学生身上的不良情绪。
这不是偶尔现象,而是教师要学会面对的常态:换一种角度和状态去面对。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让自己拥有一片教育的新境界。
端正心态,注入活力
“你们考了多少分呢?”
“我52。”
“我55。”
听着几个中上游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我觉得头大。
不久前的第一节课上,总共只有三十五个学生的教室里,就有六个同学趴在桌子上一直没有抬头。
级部主任于老师安排班的时候提醒:“赵老师,因为换班主任这个班基础确实有点差啊!”
“上升空间很大啊!”我自我调侃,于老师也释然得笑了,“我只要我努力提高一点点,就是进步了啊!”
通过每日一叙,我每天都要抓住发现一些有利契机:或者自己思想火花以及有效的做法,或者发现自己需要调整的情绪念头理念。每天都很累,但是我为不被人注意的成长进步感动着,我学会了持之以恒。
学生主动与我热情友好地打招呼,积极主动的帮我拿件东西或者下一个通知,只要是朝向更美好,就是进步。即使情绪恶化了,但是我能通过一件小事或细节扭转一下,我也觉得是好的。
漆黑的夜里,一星亮光我都更容易感受到。
增进了解,师生互助
不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我,遇到学生学习情绪经常不好,主动出击就要从更好了解学生入手。
利用学籍照片,我努力记住了每个同学的姓名。
聊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本人或周围的学生,常常眼睛为之一亮。事后,我在《班级学生成长日志》中记录下关于同学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他同学有了明显进步之后,课代表却是在原地踏步走。
“老师,您就说说我的缺点和不足吧!我好改正。”课代表工作积极热情,学生成绩却一直没有长进。
不经意中,我发现课代表对同学们的看法还停留在以前状态:“他们就那个样了,用时髦的话说就是躺平了吧。”
“同学们身上都有学习不积极的一方面,是不是也有对学习感兴趣或者品行方面有闪光点的地方呢?”我换了一个角度这样问。
“都有优点和长处,比如……”
“你帮我一个忙:利用寒假时间,在《班级学生成长日志》上写上每个同学的优点特长好不好?”
“好吧!我试试看。”
寒假后,从每个同学的优点长处中我看到他成长的曙光。
之后,他尝试着学着老师的样子给同学们上课。
第一次因为大意讲了十来分钟卡壳。
第二次精心准备后讲了一节课。从精讲到提问到布置作业以及课上检查等等,几乎可以PK我的课。我在下面认真听课记录,我发现同学们更加专心听课配合互动。
慢慢的,我看到更多同学的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学会“静待”,未必“花开”
有个男生的姐姐学习非常优秀,高考中是本市的理科状元。
家长对他的学习期望值自然也高。
从小学开始,他对学习却没有什么自发的动力。
为了不写英语作业,他将英语课本扔了,告诉家长说丢了。母亲看着同学的课本,给他抄了一本。他没有感受到母亲的良苦用心,不几天同样藏起来说又不小心弄丢了。
在我的课堂上,一上课他不是拿出课本而是拿出了一本《时事》翻看起来。
我知道着急上火没用,就当作没看见照样讲课。
讲课间隙,我自然巡视到他身边,俯下身去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心里觉得不想学,看看《时事》也是挺好的。老师希望你专心课堂听讲学习和写作业,但不勉强你。
之后,我看到这个男生主动拿出作业本,写了两行字。我表扬了他:我说,你这就是主动学习。主动学习,就会发现自己努力就有收获,不管收获大小,我们关注的就是这个过程——你超越了过去的自己,就是战胜自己的强者。
结业考试中,这个同学考得不理想,没有通过合格档次的考试。
为了补考,这个同学去找过我:“老师,您这里有关于结业考试的复习资料吗?我想准备补考。”
我没有找到相关资料,建议他找其他老师和同学看看:“没有找到,帮不上你的忙。”
“没关系。谢谢老师!”
后来,我常常反省这件事:自己做得对不对?
为了减少类似事情发生,我总是千方百计备课,每节课都保持一种最好的状态。
即使学生不像理想中的那样,但我尽最大努力了也无怨无悔。
抑郁心态,正向引导
刚接过新班,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们:某某同学,有抑郁症,不要在学习方面提要求,以免引发阴郁症。因为导致抑郁后,比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个问题更难解决。
提出类似要求的家长有了零的突破后,就有了蔓延的趋势。
没有想明白怎么办,就要学会面对了。
“同学们开始看书,根据学案自学并完成相关任务。”刚上课,这句话还没有说完,这个同学就举手说肚子痛,一边说一边收拾书包,很老练利索的那样,刚才还挺正常的瞬间就是非常痛苦的样子,弯下身子,甚至眼里还有泪水。
我帮着联系家长。
学生的家离学校不远,学生就在教室外的走廊站等着。刚刚贴近墙壁,这个同学就顺着墙壁蹲下了——他连站都站不住了。
他痛苦还是示意不要紧:“经常这样,过以后就好了。”
我在接下来的备课中,尽量少用可以刺激到同学们的词语,总是结合学科特点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学到知识技能,拓展视野完善提升理念。
每次看到他集中精力听课学习,我比得了大奖还高兴。
从那以后,我觉得课堂教学应该有灵魂:让学生心灵在其中栖息,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合作探究能力在其中得到滋养。
撕掉“标签”,扶正祛邪
有个男生,初一时候被选中上了体校。过了一段时间,吃不了体校的苦又回来念初二。
文化课耽误了不少不说,还学上了一些随随便便的坏毛病。
老师批评他的收,他常常用朝老师翻白眼。
“品行恶劣”的标签,就自然而然落到了这个同学头上。
我知道同事们说得都是气话,自己不学习,还扰乱他人学习或者欺负同学,这不是“品行有问题”又是什么呢?
还没有想好怎么面对,与这个学生的“冲突”就发生了。
课堂上,我正在讲课。
遇到一个问题,正好提问了他前面的一个同学。
那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悄悄将这个同学的座位拿到了一边。回答问题的同学,非常专注。如果回答完问题往下一坐,一定会蹲一个大腚瓜。
刹那间我感觉这是“挑衅”,我还是让自己情绪的火冒三丈戛然而止,想着通过四两拨千斤的办法面对。
“同学回答得很好,这个同学要注意其他同学也要一定注意: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就是我们看似不变的大地,也因为板块运动会导致张裂成为海洋或碰撞成为高山等。你现在就看一看,你的座位是不是也发生了位置移动。”我甚至为自己的表现震惊,刹那间风云密布的心灵天空又骤然风轻云淡。
这个同学低头一看,顺势将座位放回原位坐下了。
教师学会不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对学生就是不言之教。
我没有批评挪座位的同学,而是正常讲课,讲完课以后自然巡视——问问同学们是否理解,看看学生写作业的状况。。
我看他状态还算不错的时候,就俯身到他耳边说:“请站起来回答老师一个问题。”
这个同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站起来了。
“我要表扬你:你尊重老师,本来不想站起来,但是觉得老师要求了就应该做到,就站起来了。说明你有管好自己的能力……”这个同学先是一愣,接着脸和脖子更红了。
之后路上遇到,这个同学都朝我点头微笑,脸和脖子都红红的。其实,他并没有那么“怀”,只是不善于自我约束管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