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506:增强劳动观念之我见

(2023-01-09 08:29:57)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506:增强劳动观念之我见

劳动观念淡薄,不仅表现在动手实践能力不足或者不愿意干体力活方面,就是平日里注重的文化课学习,也因为成绩不好或者遇到困难挫折而心灰意冷撂挑子。有人说,我热爱劳动,但是就是看不见或者不知道怎么干。

不爱劳动、看不到劳动的机会或不会劳动,这都是劳动观念淡薄的具体表现。

要转变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状况,要从提高认知、端正观念和培养习惯三方面循序渐进螺旋提升。

提高认识

《易传》:“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与”。

人生在世,首先要找好自己的人生定位——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因为这个原因,要调整好心态,话语要朝着这么一个方向,与人相处要朝着助力这种成长的方向发展。做一个劳动者,是必然的选择。我们需要选择的,就是在自己能够从事的劳动中培养兴趣爱好,或者从事自己热爱的劳动。

人类诞生,源于劳动。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不仅会劳动而且会制作助力更好劳动的利器。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一切革命或改革,都是因为社会制度阻碍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劳动。

“劳工神圣”,是现代文明启蒙者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口号,更应该成为每个人更好成长的精神文化信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取决于他为他人社会贡献了具有多大价值的物质或精神财富。

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或兴趣爱好,选择一种或多种自己感兴趣且有意义的工作(即劳动),在得到他人和社会帮助和服务的同时回馈他人和社会,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后能优雅活着或拥有更多选择的必备条件。

我们憧憬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向往着“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美好生活,我们在“君子成人之美”绽放的绚烂中成就他人和成全自己,这是具有民族特色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这是劳动者最庄严的诉求、宣誓和践行。

任何一个有意义的劳动岗位,正在前所未有的被关注欣赏得到赞赏鼓励与支持。任何一个劳动岗位上的人,正在前所未有得到被尊重关注和欣赏。除了一些当下必不可少的传统的职业和岗位之外,个性化服务的行业如雨后春笋。这是一个不仅需要热爱劳动会劳动,而且需要把握各种新兴劳动机会的时代。

“快递小哥”柴闪闪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快递包装绿色化建议。“的哥人大代表”胡桂梁,在深圳人大会议上为广大的哥倒苦水,呼吁建设的哥驿站。他们的提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在逐步得到落实。

我们希望拥有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世界,那么就从自身小事细节做起,就从更加精致服务他人社会的劳动开始。“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好汉!”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史,众多优秀领导者,都热情参与过最平凡最普通的生产劳动,即使他们不再在普通劳动者的岗位上,他们也矢志不渝做着普通劳动者的公仆。

也只有在劳动中,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我们才能客观全面认识自己的长处不足,才能发现身边更多优秀他人,从而学优秀他人扬长避短,促进自己更好完善提升。在紧张繁重的学习工作之余,如果学做一些农耕或手工制作劳动,不仅可以放松心态,而且让大脑得到调剂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个人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就应该是热爱且擅长某种或几种必需的劳动。

端正观念

积极树立学生的劳动方面的正知正念是关键。

学生的特性特长是多方面的,有些比较擅长文化课学习,有些则擅长动手实践能力强,还有的同学特长在艺体或科研方面。发掘且弘扬学生身上朝向更好劳动的闪光点,就是教育的宗旨所在。让有知识文化的人更好的劳动,让劳动者拥有更好的知识文化,不就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吗?在很多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同学们在在那里学习各种小制作,参加远足,参与其他各种有趣的拓展训练。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拓展视野,完善知识技能,离不开劳动锻炼。

教师要引导激励学生,把热爱劳动和学会最基本的劳动知识技能,作为完善提升自我的必要前提。

劳动的目的,不仅仅为了做完或完成某件事,而是为了从这个过程中训练自身基本素养,养成一种良好品行习惯。现在青少年学生,不管是在家里或其他场所劳动的机会并不多,如果没有一种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可能就很少劳动历练,不管是劳动观念的增强还是劳动技能的提升,都是缘木求鱼。有了这种主动成长的诉求,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劳动实践机会。

将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细节,作为提升劳动素养的途径方式方法。比如:书本文具的整理和摆放,保持桌面和脚下环境卫生的整洁,交作业或试卷时尽量双手递给他人或老师,不会做的事情学会请人帮助,自己有能力尽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他人,清洁室内或环境卫生做到更加精致,摆放卫生工具做到条理有序等等。类似的劳动,在家里、学校和其他社会场所都可以去努力践行。

诵读感悟践行优秀经典文化,也是一种劳动,这是一种耕耘心田的劳动。中国优秀传统,有着反求诸己的优良传统,诵读感悟践行中,自觉剔除心灵中的杂草和荆棘,不是让自己更好成长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吗?自己的好的情绪念头言行,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的社会多一些优秀文化武装起来的劳动者,我们的社会风气和文化环境更加风清气正正能量满满!

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不仅不会对文化课学习成绩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悲悯情怀、智慧与力量。引导激励学生热爱劳动更加精致劳动,就是助力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个自身素质得到完善提升的学生,怎么不会更好学习呢?

养成习惯

要让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会劳动的习惯,教师要做出表率。

要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或自觉行动,就引导激励学生在劳动中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要引导学生做到这一点,作为教师要带头。自己利用一切机会,去帮助别人提升快乐自己。过去自己这方面积极性不高,觉得学生好逸恶劳。现在,自己找到了积极参与劳动学会善于劳动的乐趣,感觉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潜能也提高了。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

我坚持写每日一叙,都要涉及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的,不允许自己的心中对劳动有丝毫的不敬,时时处处检点且努力完善提升的劳动观念和品行,一旦学生在这方面有进步,就及时提出表扬。日积月累,教师心中几乎储存了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参与劳动的情景。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行,也反过来更好促进自身成长。劳动教育中,更有生动活泼的教学相长。

脑科学告诉我们,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劳动,持之以恒,会让自己在这方面更加敏锐精致,让自己找到自信自律和自我完善提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而且劳动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心善潇,政善治,与善仁,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种善利万物而有静的功夫,除了在更好劳动中历练还有其他捷径吗?

制约当前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学生的体质状况。倡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养成一两种日常可以坚持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野蛮其身体强健其体魄,为喜欢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个身体强健的学生,会有更多劳动机会,会在劳动实践中拥有更多获得感成就感,从而促进劳动热情和习惯的可持续发展。

让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劳动教育茁壮成长!劳动教育,不应该与其他学习生活脱节,时时处处都是劳动教育的机会和场所。何况,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和体力劳动,正是相辅相成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让学生的悲悯情怀智慧和力量,植根于热爱劳动善于劳动的沃土,植根于无所不的学习生活本身,一定会看到学生劳动观念增强的美好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