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66:“回归课本”复习的意义
(2022-06-22 21:00:5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266:“回归课本”复习的意义
昨天,到学校交温度记录表,另外正好赶上书店老师来拉走遗忘在这里的复习资料。
见了仇老师,说着感激的话:“最后,多亏你们两个班主任帮忙,我真的是要支撑不下去了。”
曾四五次打退堂鼓
这个考前复习,就像是带着学生走迷宫。
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不到出口,常常有一种绝望感。
这个时候,就想着撂挑子。
转念一想,这是对工作和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承诺的不负责任。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件创造性的劳动。
除了年轻时应对能力较快,没有这种感觉之外,实际上早晚在任何事情上都会遇到这种状况。
教育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学习传授,也是一种生命成长教育。
在看似没有路的地方,努力登攀或努力踏平坎坷,就是我坚持的最终的意义。
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单位领导同事,如果我真的不能胜任,他们也会想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来的。
级部课时的调整,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加盟帮助史地生老师看自习,都是一种很好的助力。
遇到需要用钉钉做直播课的时候,也是班主任帮我协调,孙老师数十次牺牲休息时间一起给六个班同学上课,顺带我无法上钉钉课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这样的钉钉课,大概也有四五十节以上,每次真诚地说“谢谢孙老师”,都感觉到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团队的力量支撑。
有些支撑,来自于那些优秀的学生,有时看似他们也感到压力山大的时候,我也真的是有同感,而且要强打精神努力充实完善提升自己,努力带他们走出学习成长的沼泽地。
绝望,颓废,甚至种种其他不好的感觉,每天都在困扰着我,也无数次让我集中全部的时间精力,凝神聚力去思考对策或方案,以至于我几乎没有任何时间思考一些其他的东西。
我的思维或时间精力不够用,是时常感受到的一种窘迫。
这种状况,是他人无法理解的,甚至就是曾经年轻的自己也绝对想象不到具体是个什么状况。
深度学习自我挑战
我与自己的师傅,另一位孙老师一起送过两届结业班。
冥冥中有一种感觉,虽然我曾经一节不落的听了师傅五十多节课,但是我知道自己的课堂与师傅的有很大区别。
这种区别,表现在对六下的复习,表现在最后的回归课本的复习模式。
有些优秀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途径,不是我们觉得好就可以学习,或者经过学习就可以拿来用的。
可以解释一种现象:很多教师,听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但是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我曾经以学习魏书生老师的语文课,对自己这方面的学习做过一个深入的剖析。
学习魏老师一些语言或者某些方式方法,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未必有用。这些语言或者方式方法,因为自己的性格秉性和文化修养,与魏老师大相径庭,所以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背后有人操纵着的木偶。一堂课下来,就像是看皮影戏一般。
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是伴随着师生心灵性格之间的相互碰撞的火花的。没有了这个的参与,再好的方式方法或表面的内容,都是没有成活的半途而废的嫁接。
在没有听师傅课的日子里,我努力研磨自己的课。
无数次的听看自己的课,无数次的修改打磨自己的课,以至于从语言到表达逻辑到情怀的水乳交融和妙趣横生,才算是罢休。
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伴随着一种巨大动力的。像我的学习更是如此,本来精力体力不够用,很多情况下是不会拿出时间精力去学习的。
这次协助学生提高成绩,通过通书让学生查缺补漏,就是这么一个契机。当时,乃至很多年后,我感觉自己双盘着一直坚持连续上四节课都是一个奇迹。不管是从身心承受能力,还是从通书的具体内容到自始至终保持一种师生和谐愉悦的状态。
其实,完整幸福的教育人生何尝不都是处处如此。
悲悯情怀与更好前行,就这么在一次次历练中完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