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49:周末备课小记
(2022-06-12 18:03:3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249:周末备课小记
整个周末,因为上周比较累——每天四节课连上,而且大部分上课内容需要反复琢磨精心准备,所以耗费精力体力较大。整个周末,我都在一种大幅度的放松休息中。或者躺着睡觉,或者躺着不动脑筋地看电视剧。
思维也像是一根弹簧,拉伸或过于用力也会导致失去弹性。周末的时光,就是让思维放松一下,以陪伴学生准备最后三天的复习冲刺。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对于手头的中考题还是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只要力所能及就要探究透彻,这样才不枉了做学生学习的首席。
原料与工业部门
偷偷看了一下答案,原来是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
铅锌是炼钢铁的原料,大概是不可能的。钢铁的原料燃料,大概就是铁和煤。那么钾盐是化学工业原料,让我想起了钾盐最容易与其他的盐碱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切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工业制造,就是化学工业,我自己揣摩这样理解应该是不错的。
放下这个问题,感到一种来自周围的压力。
这个问题解决了,如果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怎么引导学生解决呢?
不至于引导学生去背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什么的吧?
地理素质考察,跨学科的内容占百分之十,决定了中考题或者平时的检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
如何引导,才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
今天在家里做题,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说出两个以上。”
俄罗斯是重工业和核工业航天工业比较发达,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拥有高科技等等。
哪个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真的记不清楚。但是我清楚知道,四大工业区只有圣彼得堡工业区有轻工业部门,其他地区都是重工业为主。那么回答“钢铁机械可以吗?”
我翻阅了一下答案,得到了一种肯定之后,便有了底气。
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往主要特征上靠。
灾害与防治措施
气象灾害,大家都可以回答出来一些,比如旱涝台风和寒潮和沙尘暴等。
这方面涉及农业生产和人身安全,因此要有针对性的解决。
旱涝台风和寒潮,都可以培育抗灾农产品。
比如北方地区缺水,就是种植耐寒农作物。
抗风的农作物,可是我从小就听说了的。
“抗倒伏小麦”,就是我听说过的一个品种。
袁隆平的团队研究的耐盐碱化水稻,就是一种抗灾农作物。
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可以进行相关的演练等,还有准备抗灾物资等等。
这些问题,要与一些常规的问题结合起来,在其基础上适当延伸,学生就不难提高这方面的应对能力。
比如滑坡泥石流时,人们逃生的方向是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更高处。
特色农业与分布
在青海省问题中,有这样一问:“青海省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同学回答河谷地区。
这种问题,就是回答不明确。准确回答,应该是湟水谷地。
如果问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是什么?那么答案才是河谷农业。
同样的,如果问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种植业分布区,就回答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如果问宁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特色农业是什么?那么就回答是灌溉农业。
由图生发与轨道交通
孤陋寡闻之我,看到轨道交通有点蒙,就像是当初遇到直流输电有什么好处一样。
于是,我查阅一些资料,对于直流输电的好处终于了解多一些。比如可以减少能耗,可以节约成本等等。
有轨交通,究竟是什么?
我还是借助百度了解,知道它一般用电力作为动力系统源泉,所以比较环保。有轨交通,相对能耗小,也是一种改善生态的好方式途径。
至于另一个图上,有两个选项让我觉得够可以,但是只要填写一个正确答案。
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其中一个答案是可以从图上推测出来的。另一个答案,则是与图上信息无关是我头脑中固有的。因此可以断定,由图生发原则,只能选择与图示内容有关的那个选项。
还有地膜的作用,要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去选择,则是需要自己时时处处学着做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