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239:一份试卷,师生做过之后(一)

(2022-06-06 17:08:1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239:一份试卷,师生做过之后(一)

一份中考题,布置让学生去做,教师首先做一遍。

教师做的时候,会发现哪些题做起来比较吃力,有些需要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比如关于冬奥会和人造冰技术等等。有些觉得是自己教学过程中疏忽的,比如穿过某条经纬线的山脉是什么、某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什么(那些容易疏忽或混淆的地方的气候类型),于是教师重新看图,将自己疏忽的地方查缺补漏。当然,同样要查缺补漏的是,这些内容要给学生来查缺补漏。该补充的知识补充,该重新仔细看书看图的仔细重新看书看图等等。

让学生去做,也会有新的发现。

发现本来以为学生做得挺好的地方,却出错。或者基础知识不牢固,或者是灵活运用能力不行,或者是表述不规范等等。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做得比老师想象的要好,这些主要是在一些涉及新生事物或新理念方面的。这些新生事物,可能是视野方面的,有些学生去过的地方多接触的理念多,自然就多了一份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份知识储备来自于生活。比如一个家里经营物流产业的同学,在人文地理方面回答得比自己想象得要好。还有一个同学外出旅游机会多,他在回答一些老师比较生疏的地区地理特点时会脱颖而出。

面对学生的出错,怎么处置呢?

大家都知道的办法,就是给予一个正确答案。

有些问题,给予一个正确答案即可。多数情况下,比如中考前复习,就不要这么简单的处置。要针对性的找出一些出错率比较高的问题,找出出错的原因——一般是类似问题不熟悉或者理解不到位。将类似的问题复习一下,且做到比较异同,不仅知道答案而且知道这么回答的原因,我想学习效果一定事半功倍,而且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这是做中考题与回归课本举一反三的关键措施之一。

还有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举例说明一:苏门答腊岛的植被类型,很多同学答了森林。

森林,这种回答法不对。因为学生不知道不同的气候类型区其森林植被类型是不一样的,有必要普及一下关于全国或世界范围的植被类型,让学生知道不同的植被类型,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区。以后,学生就不会在这方面出错了。

可以看着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北半球为例,其实南北半球气候类型和相应的代表植被是一致的。

寒带气候:冰原气候,植被是厚厚的冰盖,苔原气候植被是苔藓类植物。

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是亚寒带针叶林,在俄罗斯和加拿大比较突出,分布面积比较广。

其次是中国暖温带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暖温带部分),和亚热带(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常绿不落叶阔叶林。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中,则分布着热带雨林,

地中海气候区,则分布着比较容易燃烧的油脂性的树木。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植被,还被成为温带雨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