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21:“倒数第一”的智慧和力量
(2022-05-25 22:01:1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221:“倒数第一”的智慧和力量
昨天,我见到几个同学,聊了自己五年前跑步倒数第一的故事。
那是一个部分男女和年龄段的一千五百米长跑,一共十一个人。报名之后,我就有些后悔:别跑了,那么多熟悉的和陌生的人看着,怪不好意思的,特别想起来,有个老师老实不客气的形容,就像是蠢笨的大老雕。
自己跑步健身无可厚非,让观众的眼睛和心灵受到玷污确实是我于心不忍的。
其实,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我,大概这个状态不欣赏我的人也不欣赏我其他的吧。我活着,健康朝向美好的活着,不是为了他人的欣赏。真正有修养的人之间相处,应该是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
我不欣赏你的所谓美好,但是我尊重你朝向美好的权力。
我参与运动,是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其实,对于自己跑步的状态,自己也是不满意的。如果因此而不跑步,甚至不锻炼,这种跑相更差,而且对于身心健康而言是一种毁灭性的朝向。
走出去,亮给大家看自己的短板不是问题。问题时,自己有缺点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正确对待,不会扬长避短。
历史上有个人讳疾忌医,最终送命了。
在“倒数第一”的情况下,还去亮相更参加比赛,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灵的足够强大。
我们敬佩“逆袭者”,实际上他们都拥有这种“倒数第一”且敢于亮剑的智慧和勇气。这个时候,他们要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们敢于站出来或参与比赛就已经是真正的强者了。
《道德经》言:“自胜者强!”
一个真正的强者,不是超越了别人多少,而是超越了自己多少。
一个人超越别人很多,在自己而言不是最好的状态——从身心涉及的情绪念头言行不是朝向最美好的努力,那么他已经是一个走下坡路的人了,至少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只是别那些相对落后于他的稍微或暂时强一些罢了。
自胜者强,是一种成长思维模式非固定性思维模式,拥有这种模式的人身心更加关注过程而非最终的结果。相反的,仅仅停留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往往容易形成固定性思维,不由自主中自己的身心失去了更好完善提升的智慧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