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20:“悠”“闲”的一天
(2022-05-24 21:59:3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220:“悠”“闲”的一天
今天,很悠闲。唯一没有课的一天。不用纠结这节课上得好不好,不用为一个难题或重点问题认真备课,简直到了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地步。
我今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整理一大两小三个图书阅览功能室的卫生,地面窗台和几十个书橱的边边角角。还有去观摩一下张老师的录课,张老师第一次录课,我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毕竟自己去录制过。
至于备课,得靠缘分。深度思维的备课,的确靠灵感,教与学的深层次契合,不是谁都能看得见明了清楚的那种,虽然这玄之又玄的仅仅是点点滴滴的区别,实际上教育教学就在这点点滴滴中渗透着师生的更好努力前行。
被电脑“忽悠”着
悠闲的我,却有一颗沉甸甸的心。如果完善临考前的教学活动,我都在努力完善提升中,总觉得有点跟不上趟。另外,因为昨天为了课间辅导,用U盘从电脑上考了一个课件到功能室的电脑上,一两个小时后,我的电脑就罢工了。
这是一台具有图书管理和备课两种功能兼顾的电脑。“需要重装”,经常为我的电脑望闻问切的教信息技术的李老师给我忠告。“可是,这上面还有图书管理软件,怎么做才能重装后继续正常使用呢?”
“重装没问题,图书管理软件如何保证正常使用,我不敢保证,因为咱不是专业的。”
“那我就只好先请教一下软件管理专家了!”使用图书管理软件以来,因为录入图书借阅等事情,我曾经多次请教这位专家老师,听专业且热情的那种,想起来让我忐忑的心稍稍安静一些。
因为旧电脑的无法正常运转,我就一直在这个图书专用电脑上备课了。如今有了新电脑,不在我经常办公的图书室,也依然借用着图书管理电脑。
现在想来,我为了图省劲——免得到四楼上上下下的来回跑,我就在一楼的图书室办公了,也就一直经常用图书室电脑,实则是有些违规了。想到这里,我多了一份自责和担忧。
忙起来,都是先把事情干过去。特别是很多事情,都是跟在年轻人后面跑,常常需要年轻教师帮忙,也就顾不得想得那么仔细。有时想起来,真的不能图省劲,但是想到已经这么兼顾着使用了两三年了,不是好好的嘛,也就大意了。
因为换手机,我从原来使用的手机上找到了专家老师的联系方式。也就是今天心无二事了,于是决定就今天与专家联系,以免耽误图书管理使用等,至于备课还有另一台电脑还在其次。
偏偏今天到校,我打开电脑,这台电脑竟然运转如常。
“是不是电脑也累了,昨天那是累出来的毛病,休息了一宿就缓过来了。”我心里这么嘀咕着,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各种事情——比如明天的检查和紧张的不能再紧张的备课,都在等着我去干活:或者整理功能室卫生,或者做中考题写反思备课,都不容我多想,其实想了也白想,因为这方面我等同于文盲。
中午时候,到食堂吃饭,与经常帮我修电脑的李老师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电脑又正常能用了。是不是很奇怪啊?”李老师微笑着,大概也第一次听到这种情况。昨天李老师也看过的,那个地方用鼠标点击都动弹不了了啊!
我心里也是不踏实。昨天离校的时候,就用了安全模式,将C盘里的文件尽可能复制粘贴到了其他盘里了。只是遇到一个提示框:这个文件,你没有复制的权限等话语。我只好选择跳过,要不然几十G的文件内容都不能复制了。
午饭前后两重天
整个上午,除了整理卫生之外,就是观摩张老师的录课,其次就是现场到五楼听张老师说课。
刚刚给李老师说电脑正常,等吃过午饭后,让张老师在这台电脑上看自己讲课的视频,就又像累着了一样一直转着小圈圈了,而且是永远转下去没有变化的小圈圈。
“有累着了!”我想起了昨天,电脑出毛病,也不是使用U盘后立即出状况的。
先是,我看到有问题,启动了网络安全模式,继而安全模式,查杀病毒等等。
通过李老师后来的分析,还有今天专家老师的解读:“你是在使用安全模式的时候查毒杀毒,一些有用的程序也被当成病毒被删除或处理掉了。”
无知很可怕!就像是一个盲人骑瞎马。
我知道,如果仅仅电脑不能正常运转,直接请教李老师帮忙解决,那么事情就不会有需要重装这么复杂。
有人说:一次灾难发生,之前都有二百次小的征兆。
那些经警觉者,通过这些小的问题中警醒,预防或避免了灾难的发生。麻木如我者,则一次次连续的小问题或不当操作,导致了有几个小问题累积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大尴尬或无奈!
偶遇另一位信息技术专家,现在的信息技术主任张老师,他看了状况,果断说:“重装吧!联系一下图书软件专家,看怎么保护好图书管理系统。得给领导反应一下,这样的电脑就得专用,避免因为此类操作继续出问题。”
我明确思路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自己的疏忽的确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必须要修正自己的理念了。
打通了济南专家赵老师的电话。
赵老师希望远程看一下。可是网络因为电脑问题已经无法上网,于是赵老师建议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看一下电脑上的情况。
好在我的手机,可以用楼上办公室的Wifi,于是我开始打开视频,在赵老师指导下,寻找需要备份的图书管理软件。所有软件都是英文命名或者英文大写字母等等,有自学英语的底子终究能多少听懂些,但是心虚是有的,懂英语的刘校课间到我办公室休息,赶紧找他帮忙从C盘中找相应软件名称。
或许是时间长了,或许是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反复在C、D等盘里找来找去,最终找到了四个文件,复制打包到了另一个盘里了。等完成这一些,竟然用了五十来分钟,我感到要虚脱了,想到对面赵老师是无私帮忙,赶紧致谢:“辛苦赵老师了,您歇歇吧!”
事后,我对付出大量心血找到的文件好奇,于是查找文件名的内涵。通过英文翻译,我看到这四个文件名,分别是“目录”“目录的日志”“容易的书”“容易的书的日志”,看看这些蹩脚的文理不通的翻译,你就可以知道我的确是个英文文盲了。
忙里偷闲很难得
到录播室帮着张老师录课,除了帮着确认一下怎么按下开始键,怎么按下结束键之外,我就至始至终觉得其他都难以帮忙了。
我从一楼,扔下笤帚去五楼录播室,这大概就是我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
建议张老师上课前说课准备一下,听了觉得有些陌生,读稿的成分多与学生面对面互动的成分欠缺。
等从录播结果中看,这一些都是必需的。
课件的优质,各种总结用语都已经写好了,不这样的确别无选择。这样的课,这样的课件,我要上好也必须这样上,何况我没有张老师的水平。
之后,根据上级要求。录课视频要某某大小,需要剪辑,我不会。PPT和视频,都要转化成PDF文件格式模式,我不懂,事后上网一搜才知道PDF 是一种更好的储存和输出文件格式,如同电子表格便于各种统计一样。
不是上级特意弄新花样,实际上这种文件格式更加精益求精。
几个大弟子,在忙碌的复习备考期间,转了一圈,到我办公室找我“交流”。我也感觉他们似乎游离于学习之外,课上课下来去匆匆的师生,真的没有多少沟通交流的机会。
于是我讲了我“倒数第一”的故事:
明明知道跑步,只要参与运动会,就是倒数第一,在熟人和陌生人面前,在男女老少众人面前,一个很尴尬的名次和状态。我曾经无数次的想放弃,但是我觉得人生需要超越自己,因为人生方方面面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不能因为我们不如意的状态就选择躲避。其实,“倒数第一”让我收获多多。
收获了勇气,很多人也想这样,但是碍于面子失去了这样一个参与的机会。
收获了哲理,有了这次体验,怎么难堪或尴尬的境界,我都会面对,反而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失败不是在于我们能力不足,而是我们一开始就从心灵上败了,我们输不起才是最根本的失败。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坦然展示自己的不足,做一个大勇气的人,去努力学习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才是自己独一无二的不二坦途。第一名,怕落后成了第二,第二名想得第一而不得,我不怕倒数第一,努力着不断一点点中超越自己,我不是成了真正的第一吗?一个战胜了自己的人,怎么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呢?真正的失败者,不是倒数第一,而是那些灰心丧气不再积极乐观向上朝向美好努力的人。
六个同学中,其中有几个听进去了,起码要比听我讲课听得入迷。走得时候,有几个同学不忘了转身挥手致意。
一次交流,不会改变什么,也许一切照旧,但是我作为教师就是耕耘学生和自己心田的人,耕耘是我的天赋使命,我还在计较外在的得失,那么我就不是那个值得骄傲的“倒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