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188:重拾信心,师生共勉

(2022-05-07 17:23:29)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188:重拾信心,师生共勉

升学复习考试到了冲刺阶段,那些努力学习的处于一种白热化状态,那些再努力也没有希望提升的同学直接就躺平了。

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无奈。本来一起走入校园的同一级乃至同班形影不离的同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历练以后,在文化课或其他方面各自的特点都凸显出来了。有的同学文化课努力一下没问题,对升学对升入高一级好一点的学校也充满了期待。也有的同学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但是有其他特长可以弥补文化课短板的也不会失掉信心的努力着,这个没有问题。最后一种,就是文化课成绩提升无望,其他方面的特长培养不起来,自己的品行或好习惯处于一种摇摆状态,或者因为找不到努力方向无法更好管理自己,或者处于一种我不好了大家都不要好的嫉妒心理作祟,给课堂教学良好的秩序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个时候,教师的备课,不仅仅要针对文化课的辅导,更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那些看似没有希望的同学,看到自己更好努力便值得期待,这是考验一个教师是否有教育机智的关键所在。

其实,现在不给学生排名,也是为了这个。这种努力无望,给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压力都是巨大的。弄不好,就会导致一些负面情绪诞生。

其实,我写了很多文化课成绩不好学生的成长故事,只是没有确定好让学生看这些东西好不好,所以没有给学生,我甚至说过要给学生写一些信的。现在也没有兑现,作为老师陪伴学生成长要有一个交代,文化课学习上没有教给人家什么,做人的道理还是要讲清楚的。

文化课听不进去了,一直都在那里趴着,能够坚持安静的确不容易,但是他们做到了。说他们没有自制力是不对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情感精力和自身同样存在的不小的能量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其实,这种落伍的感觉或者找不到更好成长的感觉,每个人都遇到过,现在我自身的一些经历还深深烙印一样时刻浮上心头。

很多问题,都是比出来的:

比如我吧。我给家里的哥哥们比,哥哥们都会爬树游泳,甚至语言表达都比我要强。另外,他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可以一起干活可以一起交流谈心合作等等。我很痛苦,我自己随着更小的孩子,到水库里希望学会游泳,爬上不高的树杈希望学会爬树。村里人看我这么执着傻傻地努力着,有些人便传言这个孩子是不是精神有毛病了!这样的话,传到我耳朵里,我更加难受了。

于是,我不再去学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努力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比如读书,比如写字。我发现自己不会游泳,不会爬树,不善于动手,但是自己善于安静地看书,善于思考浮想联翩,虽然是胡思乱想也是一种能力啊——海阔天空的想,也是一种能力——一些喜欢读写的领导老师,在交谈起来也肯定了这种理念。于是,我不仅读书,不仅读一些大家没有读过的书,而且去读一些大家愿意读但是读不懂的书,这样我也有一种可以超过他人的能力了。这本书,虽然我不懂,但是我可以自由的联想想象,于是书籍在我心中活了起来,这就是我的特长。这个特长别人学不来,我可以努力去做得更好,更主要的我听说有些人就是这么成才的。比如苏轼鲁迅巴金等等,都是这么读书,而且抄书背书。

其实,可以坚持抄书背书的自己,也是不懂的自己抄背读的内容的,这个没有关系,只要觉得舒心而且很多人都说有意义咱就坚持。就像是吃饭,谁能说吃这一口饭或菜下去,给身体增加什么营养或微量元素,但是人人都在吃,并非都弄懂了才去学习。就像是爬树游泳,我没有最终没有学会,但是我也学会了一点点,就是可以抱着一棵树爬上半米或一米,可以在水里扑腾上几秒钟,这就是我爬树或游泳的成绩。因为努力了,我也就无怨无悔了。

实际上,学习文化知识考试成绩不高就放弃,这不是一种理智的行为,而是一种不良情绪推动使然。我们要找到学习的乐趣,不是提高成绩,而是开动我们的脑筋学会思考一些与生活生产的问题,学会将来更好的思考人生做出一些属于自己的选择。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其中很多知识来自于书本。比如到了一个景区,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植被啊?我们为什么要绿色出行啊?那个地方为什么有温泉啊?那个地方为什么多地震啊?冰葡萄酒很好喝,很有营养,它是怎么形成的?它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啊?等等学习知识文化除了升学之外,还有很多很多重要的生活情趣和意义在。

别人逼自己,自己有一种被逼疯的感觉,自己逼自己则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努力。有人说,不疯不魔不成活,这是一个同事的座右铭,实际上这几年我都是这样一边逼自己一边更好前行的。

记得小学时候,我特别怵头写作文,曾经希望写作文的这一天从地球上消失。后来,我开始爱上写作,是因为我知道写作可以让自己心情愉快。自己遇到困难问题了,不好与老师同学或其他亲朋好友交流,就可以通过写一写自己的 经历或感受,起到一个环节的作用。记得当时的做法,就是用红笔写。写了以后真的好受了许多,所有又有了继续写和争取写得更好的勇气,最终我写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了。

你们不知道,我不仅怵头写,而且非常羡慕那些写得好的同学。甚至这么痴线妄想:自己有个他们那样的脑袋就好了。常常反复念叨同学们写的比较好的一句话,想象着自己有话语也如此流淌在笔端就好了。直到四十年后,这个愿望才实现。我的文章,得到了编辑的好评,那时我明白好的文章都是最真挚情感最美好的心灵的最高尚小事和细节的流露。

我看到你们躺平,想到了我曾经的躺平。我曾经认为自己读写也不会有结果,因为很多人都没有通过更好读写做出什么成绩来。在这种失去努力目标的情况下,我就这么漫无目标的前行着。知道六年前,我看到一个老师通过叙事成就了自己。我被深深震撼了:我的读写,太不用功了。人家每天都在一千字以上,我只是写五百字,还是没有目的乱写。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不是读写不会成就一个人,而是自己读写的目标和方式方法途径出问题了。

于是,五十岁的我开始加入一个平台——叙事者群,每月开始共读共写。每月教一篇读后感,每周交一篇叙事。因为我写作能力差,我每天写一篇,这样每周上交的时候,就交最好的一篇,就和别人的水平差不多了。别人说我勤奋,我其实是这么想的,只是想不至于自己老了一事无成。其实,我已经觉得自己在目标不明确勤奋不够途径方式方法不对中度过几十年了,已经一天天变老了,再不努力一辈子就这么憋憋屈屈的结束了。其实,我努力的时候,群里也有老师议论,这么大年纪了才读写不会有什么成就了。我告诉自己:我不希望自己有多大成就,只是希望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为叙事更好发现一些情趣和意义,让自己的人生因为有意义的同时更有情绪可言,让我走好教育人生最后的十年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