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58:我们怎么对待地理中考题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158:我们怎么对待地理中考题
昨天,批阅同学们的作业,看到答题不全的状况。
说句实在话,老师看到一道没有见过的中考题,不管是地图、图表或文字信息,如果都是比较陌生的话,要想回答全对不容易。这样的问题,不是想当然的把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写上即可,而是需要迅速回顾以前比较接近这种题的种种,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再反复推敲这个答案是否合适,或者是否原样回答,或者需要补充或删除什么,或者这个问题与之前看似一样的问题却是截然不同的。那么我们就会拓展想象联想,最终想出一种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种答案,与之前答案完全不同的。这需要对地理规律的把握,需要一种自信智慧和勇气力量。
22、 如果问平顶碉房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其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有些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的选择关键词语,特别是我们不是很理解的情况下。
同学们这样回答:
1、 北部平原,南部高原或南部山地。
2、平原面积为主,其次是高原山地。
分析:第一个答案,南部地区显然少了一种地形类型即山地或高原。补充上即可。这就是不能随便省略,你省略了,就会被认定没有认真看图。这是一种地理读图素养的缺失——看图不严谨,就会被扣分。
第二个答案,审错题了。
正确答案为:德国地兴分布特点是,北部平原、南部是山地高原,地势南高北低。
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出现的不足是忽略了运河是社会经济原因之一。我们说河流是自然原因,但是运河是人工修建的所以属于社会经济原因。
很多答案仅仅写了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还要写上运河连接了各大河流,水运便利。有些同学,仅仅回答了水运便利是不得分的,因为没有点出运河的作用。
正确答案: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运河沟通了各大河流,水运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