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129:四次疏通才去的“梗”

(2022-03-31 20:16:3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129:四次疏通才去的“梗”

    前天晚上,发现下水管道堵了,污水开始往一楼的卫生间倒灌,于是请疏通下水管道的师傅帮忙。

通下水道师傅,来给我们帮忙了。

首先,揭开了楼房下水道在楼下的出口处。看到出口处已经被一些粘稠的东西堵着了。师傅轻轻用工具扒拉,堵着的地方露出一些缝隙。

借着用电动工具开始自上而下的疏通。

并不太了解的我,知道自己家里通下水道都是从上而下,觉得那样省劲一点,于是建议他到我们一楼的卫生间去从上往下疏通。

“尽量不从上面疏通,那样会弄得卫生间挺脏的!”师傅的话,让我心暖。暖暖的,还有一串类似的记忆。

记得几年前一个售楼处供职的女士,带我们到一户人家家里看房,身上带着准备好的鞋套。进户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换上了鞋套。还有到附近的超市买东西,买一袋面粉现在拿着有些费事,服务员就告诉我们:“可以送货上门了!拿不了不要紧的。”当时,我觉得不好意思,坚持自己用一个小购物车拖回来了。后来发现,真的有几个售货员用小车往生活区送物品。

后来,师傅不得不从上往下疏通,我感受到师傅话语不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咱遇到这样情况呢?

上下都通了,也能从楼上倒水下来没有阻挡了——听到了哗啦啦下水的声音了!师傅在上面疏通的时候,说交叉的地方有硬物,挺坚硬的那种。

于是开了楼下储藏室的门。

师傅说,里面的东西需要打开下水管道才能取出来。

不喜欢费事的我,就觉得只要通了就行,有硬物不是不影响倾斜污水污物就行。

师傅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犹豫:“某某生活区,也遇到了这样一个情况。我说要给他们打开管子去除堵塞物,结果住户说不用。疏通后不久,又给我打电话去疏通,先后弄了四次。最后一次,才同意打开下水道管,去除硬物,最终下水管堵塞的真正问题得到解决。我割开管道,是负责重新粘合好的,而且是终身保修,只要出现漏水我负责!”

站在旁边的几家住户,都点头同意了。结果,从交叉出,去除了一串从来没有用过的一包六把新钥匙,被铁环穿在一起的。

之后,我听钉钉课。

听着同事讲一个题:“这个题我们做过,也讲过!”其中一句话朝我的心刺痛了一下。

讲过的题不会,还有第二遍或第三遍。

从某种角度讲,可以体现教师诲人不倦,也可以体现学生学而不厌。若真是这种状况,实在是可歌可泣。

如果教师讲得实在味同嚼蜡,学生听得既不新鲜也无趣无意义得很,这种教学就有问题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尽自己所能,尽量探究这个问题学生掌握不好的原因,或者弄明白这个问题自己没有讲透彻的根本所在,从而让学生理解的通透在做题方面尽量举一反三。

虽然实践中未必对每个同学而言都是如此,但是我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对于抄写答案应付作业的,除了个别学生学习能力问题,那就是一个学习态度问题,像极了“讳疾忌医”的主人公。那些答题经常出错,看了老师的答案你能认真改正不明白立即请教的同学,则是让老师省心让自己省力。

在疏通下水管道的一刹那,为了省事也为了省钱,我曾经在一刹那间产生“这就行”的念头。好在有疏通下水管道师傅的坚持,有他的生动的故事,有他给我们添麻烦的承诺,于是我们的下水管道一次性解决根本问题——别人看来匪夷所思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觉得应该像疏通下水管道师傅那样,不仅仅会疏通管道,会及时敏锐的发现管道疏通中问题所在,还会讲故事,让住户相信自己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