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115:传统建筑与地形有关

(2022-03-23 18:56:25)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115:传统建筑与地形有关

在分析青藏地区的平顶碉房和篁岭晒秋景色的南方传统民居的时候,都涉及到这个问题——当地的建筑或者篁岭晒秋等与地形有关。

一些地理题,看起来在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发生的。

如果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知识和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嫁接”,就会让这些知识成为我们人生知识框架中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有可能,我们不妨来一次这样“嫁接”

NO.3115:传统建筑与地形有关

特色民居——牛记庵

本地的传统民居与地形有关。

仔细看着这些建筑的分布,都会发现:不管是青藏地区的平顶碉房还是篁岭晒秋所在的传统民居,它们都不是建在大块的平坦地形上的,都是在崎岖的地方,占据一小块平地而后建设民居,所以建筑上都有了一些随着占据的小块平地而形状上有所变化。

淄川有一处这样的民居——淄川区昆仑镇磁村牛记庵,就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这样的聚落。每户人家的房屋或者院落,都是建立在山崖上的。后来开展旅游业,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上的村落”。

那里的耕地资源奇缺,稍微大些的地方,都变成了梯田,成了能种粮食的耕地。


NO.3115:传统建筑与地形有关

青藏地区的农业区分布

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因为,其他大部分地区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高寒,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只有这两大谷地,因为海拔低(要比其他地区海拔低一千五百米左右),相对气温高,而且土壤丰富水源充足,也就成了种植业主要产区。实际上,这里也是青藏地区主要畜牧业产区,也是重要的人口分布区。

大家想,这里耕地资源稀缺。那么当地人的住房,肯定会避开可以开垦为耕地的地方,也就是有了房屋的形状随着地形变化的特点。

这里的传统民居,不仅与地形有关,当然与气候和当地的自然资源有关。

因为当地高寒,所以这里的房屋一般具有防寒防风的特点,所以一般建在背风向阳的坡地,而且窗户很少。这些平顶碉房大多用毛石垒砌,也是就地取材。

大家到牛记庵去看一看,那些房屋也都是用石头垒成的,而且很多石头都依据天然的形状,相对其他地方雕琢的痕迹较少。

青藏地区,是四大地区中人口最少耕地面积最少的,因为那里自然特征高寒决定的,不是很适合人口居住的。

我国人口最稀疏的省份,就是西藏自治区,当然与当地的高寒的自然环境有关。

NO.3115:传统建筑与地形有关


篁岭晒秋与山崖上的村落

做中考题中,篁岭晒秋景象,在我国的南方雪峰山和武夷山山脉地区比较突出。

这里属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所在地,一个篁字,道出了那里盛产竹子。竹子喜欢谁惹资源充足的山地,这也是篁岭晒秋在南方的而原因。另外,南方地区因为水热充足,物产丰富,为篁岭晒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物产。在我们北方地区的山村,也有晒秋的习俗,但是不叫篁岭,因为北方的气候不适合种植漫山遍野的竹子。北方的竹子,是人们重在房前屋后用来点缀的,正应了苏东坡那句话“可以食无肉,不可以居无竹”。北方地区我们看到的竹子,是观赏用的竹子。北方地区,因为冬季寒冷,整年的水热条件没有南方地区那么充足,也就没有晒秋时的五颜六色。

北方的晒秋,也有几种颜色:比如白色的地瓜干、黄色的玉米、红色的辣椒、黑色的吃粮(一种可以榨油的细小黑色粒子的果实)。

南方地区人口数量比北方多,但是南方耕地面积却比北方耕地面积少。

所以很多南方的农村人,都依山而建住房,很多就建在山崖上。房屋不远处就是一层层的梯田。秋天收获了各种庄稼,都晾晒在院落里或者房前屋后。不管是院落里,很少有较大平坦的地方,要晒庄稼需要扎起高低错落的架子,才能为晒庄稼弄一个“平台”。还在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山里人不缺木材,扎起这么一个有架子的“平台”不算是难事。

NO.3115:传统建筑与地形有关
NO.3115:传统建筑与地形有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