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654:呵护健康的两大“发明”
(2021-05-25 17:02:4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654:呵护健康的两大“发明”
“我的XX我做主!”人们的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这是一种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觉醒。大家是否想过,我们的健康也需要我们自己做主!
一个好的身体,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基础。如果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能自己做主,其他的自主意识纵然觉醒了,在落地生根发芽成长方面也都大打折扣了。
我走在让自己康健的路上,也就有了历经坎坷后的发现。为了表达自己有这些发现后的惊喜,冠以“发明”二字,强调于我而言进入一种强健身心的新纪元。
松肩沉肘后的“发明”
练习太极拳近二十年了,半路里膝盖难受不得不中断,现在膝盖状况好转,又重拾太极拳练习,还是几年前的水平,甚至不如以前做得好了。
都说,练习太极拳不像外家拳练习那样随着年龄增长功夫退步,我却是随着年龄增长功夫不见长进的人之一,此困境一也。
但我心中,总是浮现古稀之年师兄打太极拳的情景,于是有机会就思考练习不当的原因。
跟高建明老师学画山石,高老师指导越是少用力,越容易把山石画得好,我反复练习后深以为然。山石,在国画中让画面更有质感的所在。这种质感,来自画家的轻轻笔触的积墨画法。我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突然想到这种绘画中的感悟,于是更加留意松肩沉肘,这个时候才发觉过去沉肘做得好,松肩总是被疏忽了。于是在每个动作中,特别留意松肩。对原来的沉肘也发现了许多没做好的地方,一一亡羊补牢。
我这样练习着,竟然能够做下蹲动作了,我感到一种欣喜。当然,我知道这是松肩沉肘做好后引发的虚心实腹,是更有利于调养强健身心的,于是更加默默地努力去做。后来,我竟然可以坐在右脚跟上做仆步穿掌了。一天,我觉得是一种偶然,今天是第二天做得更好了,特此记录下来。
这算不算松肩沉肘更到位后的一种发明呢?
在我健身历程中,应该算是一种发明了。
颈椎受伤系列问题
做着一部分瑜伽动作,感觉全身心气血流通好了,挺直了腰板以后觉得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时间不长,发现了新问题:就是看书备课写作等,导致颈椎经常感到不适。这种不适,是全方位的。有恶心,有不到饭点就饿得慌,有大脑供气血不足,有自己经常感觉乏力,甚至我怀疑心脏部位神经性胀痛也与此有关等等。
工作性质和读写爱好,让我无法与低头伏案割裂开来。年轻时没有这些毛病,我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原来觉得自己喜欢读写,读写水平随着年龄提高颇为欣慰,此刻颈椎不适让我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这是我人生困境之一,你一定也同意吧。
就在今天上午,我甚至想躺着或者趴着看书,就是为了保持脑部气血的正常供给。躺着趴着看书,本身对身体也是一种伤害。
在绝境中,我突然下意识的捧着一本书举到与眼睛同样高度,放在眼前。这样看着,各种脑缺气血的感觉消失,联想到刚上小学一年级时,语文老师教我们站着朗读就是这样的姿势。我就这样举着书朗读着,没有忘记如何尽量保持一种松肩沉肘的动作,竟然有脑部气血与腹部气血同时充盈的感觉,实验进行更长时间,印证了我的这种感觉。
我的经常大脑供血不足,应该就是低头时间长了损伤了颈椎的后果。
现在又快到吃完饭点了,以前这个时候我就感觉饿了。现在没有饿得感觉,反而觉得身上有力气,精气神也好。当然,我坐在电脑前打字,也注意将腰杆挺直了。
遇到腰板直精气神好的人,我都不免多看几眼,这是对健康人生的一种向往吧。记得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散文《随喜》,他们家乡有个习惯,都了某个节日都要到寺庙了看五百罗汉中自己喜欢的那一位。年年看,看得时间长了,也就长成令自己随喜的罗汉的样子了。
现在因为使用手机的人多,低头族比比皆是,这种习惯性的低头时间过程,容易导致颈椎受伤,希望有类似问题的人们,结合自身生活工作学习和健身实际,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