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629:“三顾茅庐”的教育意义

(2021-05-10 16:06:52)
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NO.2629:“三顾茅庐”的教育意义

NO.2629:“三顾茅庐”的教育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除了传授知识技能艺术之外,还有更好引导激励学生,帮助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这种引导激励,不仅是语言上的,更主要的是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相伴。

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要养成或强化学生某个方面的良好行为,仅仅与学生交流一次是不够的。需要第二次,第三次,乃至……

刘皇叔请大贤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曾经三顾茅庐,作为教师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圣贤也要有“三顾茅庐”的精神才行。

课前准备助理

上课前,要打开打开课件。这件事,有专人负责。

用课件,我自己能行,不用帮忙。实物投影,涉及到白板的使用,则是需要助理同学一再帮忙。比如如何找到那个图片,如何修改或放大那个图片。

这个时候,助手同学不仅是专家顾问,而且动不动就到讲台上替我操作。

有时一个同学帮忙真叫累,因为他还要听课做题等等。于是,我的助手是一个团队,比如课前准备助手,至少有三人以上组成。大家可以根据情况,相互替换一下。

这种“三顾茅庐”,就是不断的“请某某助手同学帮忙!”我想,这时的我确实有类似刘皇叔三顾茅庐的情怀和精神。每次学生帮忙弄好了,我都真诚的说“谢谢某某同学!”这里面没有造作,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

我一边感谢着同学帮忙,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学习,比如现在我学会了添加文字和批注,学会了放大或缩小图片。这些都是在学生指导下学习了六七遍的结果,我在课堂上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学生教我使用多媒体的学生。

这种不断诚恳请求学生帮忙的过程中,学生与老师比较平等的相处。所以有学生替我讲课,有学生主动要求担任纪律委员,有学生主动建议如何如何。

还有认真学习的同学,发现我哪个地方讲的不对,会及时提出来帮助我纠正。我除了大力表扬之外,给予这样的同学加最高奖励分2-5分。当然,也有监督我不要生气和拖堂的同学,如果我触犯了这些“红线”,就有同学举手示意我注意控制自己。

分发试卷助手

以前考试结束后,需要把试卷分到各个班级。

以前,这种事情我都是亲力亲为。现在精力不济,这样忙活一阵后就没有精力和心思干别的了,于是开始琢磨着请同学帮忙。

监场的时候,我就注意留心,可以找哪些同学帮忙。一者有精力,二者能愿意帮助老师且能做事。

经过一番观察,我选定了同学。不要一开口就:“某某同学考完试帮我干什么什么!”一般情况下,这样说学生都会去帮忙,但是确实有些“命令”的成分在里面,让人感觉不是非常舒服。

我一般都说:“某某同学,累不累啊?考完试,我要找同学们帮助做什么什么,你看自己有没有时间啊?”这是我的一顾茅庐,不要因为是学生就搞“一言堂”。我们常常慨叹学生不够积极主动,因为我们都替学生做决定了,学生积极主动的热情和潜能都被教师的太强势淹没了。

考试结束了,在我的邀请下,几位同学应邀来帮忙。

分发试卷过程中,首先要起下装订试卷的订书钉。

“找某某同学起吧,他力气大!”学生的眼光就是亮,这些学生里头,某某真的就是“大力士”!

“某某同学,大家说起订书钉需要大力气,非你这个大力士莫属。你看怎么样啊?”不要“命令”学生去干,等着学生找到“我要干”的感觉。同学的信任,老师的期待,就像是酵母一样,慢慢在学生身心中发酵,相信同学们会有正确地选择。这也是静待花开吧,即使是刹那间的事情。这是具体做事中的“二顾茅庐”,也就是要明确做事中承担的具体任务目标。

学生开始尝试着用手起订书钉,甚至有个同学说:“某某,你用牙咬试试!”这个时候,教师不能不管不顾,需要“三顾茅庐”。

根据我的经验,我找了一个“小棍棍”,帮助撬动订书钉钯住的地方。“大力士”尝试着用手起和用工具撬动,工作效率提高。我称赞说:“我们的大力士,不仅有力气而且有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