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578:完善细节,君子不器——我的叙事者读写活动管窥
(2021-04-09 15:56:1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578:完善细节,君子不器
——我的叙事者读写活动管窥
在学做叙事者的过程中,更多关注教育教学细节,关注并完善提升自己人生成长细节。
很多完善提升,是源于理念情绪方面的。当理念情绪有了一种新的整合,一种较好的情绪念头言行的生成,如清泉一般汩汩流出。
不器,不是没有器层面上的体现,而是不执着于某种具体形式上。
用读写给自己一个拥抱
这种完善提升,更多以阅读背诵和叙事写作为载体。很多时候,这里面存在一个两个我的对话:现实的我,与阅读背诵经典中的我,与叙事写作中的我。
不得不承认,在阅读的时候,受到优秀书籍的浸润,自己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
优秀经典人文,让我看到了这种希望可能和可以操作的途径方法——跳出教育看教育。这种跳出教育看教育,实际上就是跳出自己思想认识和情怀理念原有的小圈子,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广度深度去看同一问题。跳出教育,应该是更加广阔的人生,是真正教育的源头,是陶行知先生讲的生活即教育,是大教育所在。在这种大教育视角下,有了自身渴望成长的冲动,有了一种化蛹成蝶的可能。很多优秀的人文经典,跨越了几千年的时空,其理念可以借鉴,但是具体形式上的东西,则需要采用现代色彩的内容和模式。比如自己也是双盘、看网络上的视频、阅读背诵,听相关音乐、漫步打太极拳等相结合,我想哪个古人也不会看网络视频等。
叙事者教育名著共读,或者给予我们某方面的启发,或者教给我们可以模仿的一些细节或模式。更主要的是,叙事者团队成员,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二楼相关的创造性的实践应用。这种实践应用,比较接近自己心智成长和教育教学实际,可以拿来稍加改造后用到自己身上,或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让我看到了具体的可在语言和行为层面上可操作性的内容。比如向学生敞开心扉,比如用诗歌化和散文化的语言去进行教育教学等等,比如设计思维导图,比如让教学活动充满着或洋溢着一种人文关怀等等。
理念言行因读写而深刻
有可以交流的师长或好朋友很重要,但是有些心路历程或事情,需要自己拿主意,也就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有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心路历程。
甚至,要想得到一种情感上的安慰也是一种奢侈品。比如你有时间的时候,亲朋好友没有时间。等亲朋好友有时间的时候,你的情绪念头言行已经发生了变化,没有了表达的欲望或没有时间了。或者你有时间朋友有时间,但是朋友没有兴趣倾听或者无力参与,或者自己无法表达心中的问题和困惑。这个时候,读写就有了它的长处:可以写下来,不满意或条理不清,可以一遍遍地修改。如果还是写不好,继续阅读。这本书不合适,就换一本合适的。这个时候想不明白,就等想明白了再表达。反正,如果自己没有理清楚或者想明白,接下来是无论如何无法更好操作,就像一个人没有想好到哪里去就急急忙忙上路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在感受到挫折或比较得意的时候,一开始思绪都搁置在一种比较肤浅的情绪中。但是这个过程中,有一种心灵触动,或者喜悦或痛苦。这是一种珍贵的自身能源,及时动笔写下触动自己的事情或细节,就是一种很好的成长历练。与自己阅读或背诵的某些经典结合起来,会发现某些方面或角度有相通或共鸣的地方,于是在经典构建的话语层面上,心灵开始了向善向上的跋涉。这个时候,拂去浅层次情绪的掩饰,心底深处一个优秀的自己清晰地站在面前。那些粗疏的挫折苦痛或得意忘形,转化成了更好成长的台阶。一个成长故事诞生了,或者仅仅在一件小事和细节中,却让自己激动不已。如果你以前遇到的是挫折的阴霾,这个时候你已经拂去心头的乌云,看到了晴空万里,读懂了什么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你以前得意忘形,这个时候你会绕开鲜花和掌声编织的陷阱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