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499:以生日礼敬“成长”与“家务学”

(2021-02-10 21:57:57)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2499:以生日礼敬“成长”与“家务学”

NO.2499:以生日礼敬“成长”与“家务学”

NO.2499:以生日礼敬“成长”与“家务学”

以生日礼敬“成长”与“家务学”!

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

今天是我五十五岁生日。

“下午,太阳要落下去了,越过西屋的屋脊,还能照到磨道的东北角。”当说起我什么时候出生的时候,母亲常常这样说。

我于是关心每天的这个时光,到了太阳照到磨道东北角的时候,我就去看表。很快,我发现这个时间是不断变化着的。应该是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太阳光照到那个地方看表,才比较准确。最后我计算出我出生的时间,大概是下午三点到五点,也就是申时。

明白了这个,我似乎解决的了一大问题。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解决。

我为什么这个时刻,来到这个世界上呢?

为了吃好吃的!理由是,即使再困难的家庭,也会在这个每年最隆重的节日之前准备下最好吃的。我的出生,就是这个节日的前一天。

后来,这个结论也站不住脚了。

童年的我,是不吃肉的。春节最好吃的就是饺子,我一般只吃没有肉的饺子。春节吃饺子的时候,我吃饺子皮,奶奶吃饺子馅。

十五岁后,饭量大增,见了肉也眼馋,才慢慢吃肉了。

在我的记忆力,我遇到的熟悉的亲朋好友中,不记得有人比我更加不挑食的。我在饮食上,确实不怎么讲究,只要填饱肚子即可。为了吃好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似乎也说不通了。

为更好成长结善缘

五十五年前的今天,我有了父母爷爷奶奶哥哥姐姐。从那时候起我有了一个家,一个为我成长遮风挡雨的家,而且是个书香之家。虽然我两周岁时,爷爷将自己其他众多的藏书都上交了,只留下了一本字帖和一本医学方面的书籍。这一年,家里乃至十里八乡称得上有学问的爷爷离我们而去。

母亲十月怀胎,我逐渐明白得更多了些,更多明白了父母亲养育自己付出的种种智慧和辛劳,明白了哥哥姐姐和其他亲人的更多呵护。

餐桌上,摆上女儿定制的生日蛋糕时,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想到了曾经一大家子,想到了今天我们的小家庭,想到了一种承传。我心中更多了一份感恩,也更多了一份责任。

今天看到一个不等式,深以为然: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更好成长,首先是一种内心诉求,是一种内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完善提升,每个人都各有各的不同。

作为教师,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是为了自己的家人,都应该拥有不断更好的成长。

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因为他用详实的案例和事实,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更好成长。

“严于律己,爱护自己”,“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自信自律助人”,“每天通过叙事更好扬长避短”等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并得到很好坚持的行为准则。

儒释道等人文经典,让我明白如何更好做人做事。《楞严经》,让我学会了如何看破放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善于智慧担当。《地藏经》,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悲悯情怀,让我明白了无穷无尽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王维审老师和他发起的叙事者团队活动,总是让我满怀感激之情。因为王维审老师和叙事者团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学写自己的教育教学叙事,让我懂得了如何通过叙事写作更好陪伴学生成长,让我借助团队的力量和平台通过共同读写走得更高更远。

如果经典诵读和教育名著,可以让我明白自己的成长如何置身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的话,那么叙事者团队抱团成长,让我明白面对困难挫折抱团成长,才能让自己拥有更美好的遇见!

今后应努力探究“家务学”:五年来我每天坚持学写叙事,助力生活工作学习。从教近四十年中,我从家务时间中抽出五千余小时支撑经典诵读和学写叙事。学做家务,学着更好陪伴每个家庭成员成长,也是将来的重中之重之一。

回顾曾经的诵读和学写叙事之路,虽然起步较晚,甚至让人觉得一个四五十岁的人学着说话做事有点可笑,但是我却从中读到自身成长和更好经营自己家庭的关键所在,看到了让每个家人更好成长的曙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