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95:扪“心”自问
(2021-02-06 23:41:1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495:扪“心”自问
——教师心理健康管窥
教师在学校教书,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面对着一届又一界学生,从事着表面变化不太大的工作。教育教学涉及的知识技能和艺术,虽然在不断变化完善提升,但是其范围却是相对固定的,就是针对学生的。可以说,跳出了这个范围,这些知识技能艺术作用不大。
有人说,教师一生都在备课。这种专注性很强的工作,必然需要更多时间精力投入,不仅仅局限于八小时之内。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更多精力去学习一些一般人都会的家务,没有更多心情和心思去经营一些必要的人际关系。教师一不留神,导致自身成长不完整,导致自身生存成长环境变得逼仄。
生活即教育。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常常忘记了生活乃是教育源头这个根本。这种误解和歧途,不仅让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走弯路,而且让教育教学活动处于一种片面发展的状态,仅仅限于书本和考试涉及的内容。这种不完整的教育人生,也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社会和学校对教师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这种缘木求鱼,必然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和实践,才会走出教育的困境,走出教师心理健康的泥沼。
首先,教师对自身的职业性质特点,必须有个正确的认识。既要认识到这个职业的神圣,从而提高职业道德觉悟之外,还要认识到这个职业与任何其他职业没有任何不同,都是为他人和社会更好服务。有前面一种认知,可以让自己喜欢这个职业,针对这个职业的一些特点不断完善提升自己。比如教师不能增长其他的生存技能和艺术,可以在健身、学习承传优秀文化、学习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更好与人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借鉴方面等等,做得更好。有后面一种认知,可以放下身段,在课堂上面对学生,自己承担教书育人的角色;走下讲台,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其他场合,都要善于做一名小学生,从其他人身上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和艺术。先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好学生的先生。有了正确的自我定位,有了努力学习践行的做人做事,才能做到不仅诲人不倦与学而不厌有机结合!
这种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以经典文化为主,可以起到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更大限度提升的目的。不仅解决了教师业余自由支配时间少的问题,还能更好学以致用。不管是自然科学经典还是人文经典,都是每个人核心素养的重要文化元素。很多名师和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他们的成长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支撑,他们都有对这些优秀文化富有特色的传承与弘扬。当然这些名师和优秀教师,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写教育教学随笔。坚持每天写教育教学随笔,很多教师用三年时间就可以成为名师。在叙事写作中,将这种小事细节不断反思完善提升,各种教育教学智慧和自觉学习成长的动力便隐含其中。在这种读写中,教师可以更好把握教育契机,也会发现自身专业成长的一些更好途径和方法,明白“教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的道理。
生活无小事,事事教育人。每个教师,可以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从生活中的小事和细节中汲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比如一位同事,就利用业余时间,随时录制校园里或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的小事和细节,然后编辑整理成课件,在课堂上放给同学们看。教师没有讲过多的大道理,而是通过发生在每个同学留心都会注意到的小事细节中,挖掘出令人敬佩的真善美和令人唾弃的假丑恶。这种音像资料叙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也通过这种拍摄录制和编辑,让自己掌握了一项与教育教学有关与自立自强有关的技艺。
坚持经典诵读和教育教学叙事写作,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长期的经典诵读,伴随着教师的感悟践行,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和气质,从而以较高的文化底蕴,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上一切困难与挫折。另外,坚持每日叙事写作,可以将每天中的心理阴影在这种文字梳理中见到更多阳光和温暖,从而学会更好向上向善,从而给自己和学生一种积极的引导激励。长期坚持叙事写作,提升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水平和阅读能力,让自己的语言更有内涵和艺术魅力。一个人身心和谐,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合作,心中更多阳光与温暖,心理问题逐渐减少,阳光心态和强大的内心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潜滋暗长。
拥有一两种学生喜欢又利于自身身心健康的艺术、体育特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对于一般知识文化学习倦怠的学生,往往难以抗拒真正艺术的魅力。如果教师在这方面有特长,可以成为学生喜欢到老师,让学生因为喜爱自己的老师,慢慢变得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教师有强健自己身心的特色项目,也会受到学生青睐。毕竟强健的身心,是会受到每个人尊重和欣赏的。
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是每个教师自我完善提升的基础,也是在学生面前展示最好自己的保证。每个教师,都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具体方法途径。关注自己身心健康,关注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让每个环节和细节,让每件小事,都着眼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状态,都着眼于更好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状态,都着眼于完善提升自己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境界!
教师要做好教书与人的工作,首先从教育好自己入手。要教育好自己,从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态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