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481:期末阅卷偶得
期末阅卷,给师生们的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句话。
滴水光沧海,也是更好透视自己的所在。
恍然如梦的阅卷
“赵老师,明天我们四个人阅卷,不知道阅多长时间?”年轻同事陈老师在QQ留言询问。
我的头脑中浮现无数个这样的镜头,几个人围着几张拼在一起的课桌。听到翻阅卷子刷拉刷拉的声音,甚至听到红笔在试卷上得分或标注对错时划过的声音。偶尔一个同事,因为一个答案,忍不住说一句话,便打破了这种宁静。大家或者附和一声过去,或者就此一边阅卷一边聊上几句。
同样的答案,正确的或错误的,让人看上数百遍或近千遍,有一种近乎疯狂或呕吐的感觉。此刻心灵变得静寂了,能够感觉到阅卷同事彼此的心跳。没有了往日的备课、上课和批阅作业,没有了与学生的交流和心灵性格的摩擦碰撞。
看似简单枯燥且带有调侃味道的阅卷,又多了一份神圣,她关乎每位教师同学的心血。注意力集中,标准正确一致,成了每个阅卷教师必须遵守的。
每次阅卷结束,都超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好在这是一学期最后一次高强度工作,大家都愿意推迟半小时或一个多小时,也把这些卷子阅完。
“大概要半天时间左右吧,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我回复了。自己也有些不自信,我是一个说了上半句话,再说下半句话时就已经忘了上半句说了什么的年龄了。我说的可靠吗?我恍如在梦中。好在我在后面加了“看具体情况而定”,陈老师应该自己猜得出个大概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做了必修课后,猛然想到今天的阅卷不用带红笔,是在电脑上阅卷。记得上次用了两个多小时,好在有“看具体情况而定”。近期的时光里,我回答同事同学的询问,都变得笼统了,没有了具体如何如何,都记不得了。说准确了,实际上往往就是一种误导。不如这么有个大致朝向的说法,对方可以猜测个大概了。
关于答案和得分的斟酌
准时到阅卷岗位,大家做得越来越好了。
时间观念和讲信用,应该是现在和将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
孙翠苗老师和孙爱玉老师,已经在探讨具体答案内容和如何得分的情况。爱玉老师给我讲了我看答案的关键词,也就明确了得分点和扣分点,并且指导我登录阅卷界面。
不管是不是自己教的学生,都希望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或者因为快过春节了,师生皆大欢喜,更因为希望师生一学期来的心血没有白费,有更多学习上的收获。
涉及几个简答题,有些学生回答的内容多,但是没有关键词,实际上理解不够准确。看着这个答案错了,我有些不自信:这么认真写分析的学生怎么会错呢?于是,再看第二遍甚至是第三遍。我都真的希望自己看错了,实际上多是我的妄念,真的写的虽多但错了。我的阅卷,就在这种情况下被掣肘,速度明显慢下来或者说快不上去。
看着周围年轻的同事,看得比自己快,自己也努力坚持着,直到觉得腰背难受头脑也有些晕涨的时候,一看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分钟。于是不再顾及其他,放下手中的忙活,到外面走走。再不活动,我的身体就出现故障了。工作重要,但是身体好才是干好工作的基础。这个时候,九点四十分左右。
我去了厕所,在办公室的空地上打了五六遍二十四式太极拳,大约到了十点过五分。我又回到电脑前阅卷,到了十点二十,阅卷完成。我统计了一下,前面的一百零五分钟,阅卷437份,平均每分钟阅卷4分。后面的近二十分钟,阅卷141分,平均每分钟阅卷7、8份。如果我不休息做太极拳运动,也就这个时间完成。但是我的身体可能吃不消,要给我亮出红牌。现在我中间加入了太极拳运动,也没有将工作太多拖后。
由此看来:作息上,和学生对错上,不要有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