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478:让“故事”在考场上发生
每次监考后,我都会写一些考场上的故事或感悟。
这种坚持,已经有五年了。想来,这样的故事,大概有近五十个了。
写些什么呢?就是一些小事和细节。
考场上的废纸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考场发现废纸。考试结束后,地上的废纸会变多。
考试,本来就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作为具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考试,也应该检测学生品行提升的状况。
作为教师,我首先做出榜样。看到考场中有废纸,我会随手捡拾起来。甚至形成一些小的卫生死角,我也亲自清理。
一次,地上的废纸,几乎可以将教室的地面铺严实了。
我想,这样的考场给学生带来一种怎样的影响呢?难道,教学仅仅就是教学生学那些写在卷子上的知识吗?
一场考试结束后,我开始拿着工具清理。我教过的学生,接过我手里的工具干起来,那些没有教过的学生也参加进来了。
考前的一分钟里,我点评了这个现象,表扬了参与清理的同学,给他们打了品行考核的“满分”!
接下来的考试,考场秩序特别好。
我突然发现,考场上的乱象。不一定是考生多么调皮,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引导错了。我们什么情况下,都仅仅用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必然导致教育教学的乱象。其实,教着学生如何更好做人做事,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在育人方面多一份付出,不见得会得到什么考核上的奖励,但是你会收获学生更多愿意向善向上的心!
品行上的加分
一个考场,新的同学老师。
如果教师认识到,这个既熟悉有陌生的环境,还可以改造成为一个很好的育人环境,也是可以抓住一些教育契机的。
即使,再随便的学生,也有给人留下非常好印象的愿望。一个考场,虽然是一个临时性的集体,但如果有一种文化制度支撑,也可以形成一个临时具有激励性质的团队。
“在其他班级同学们面前,展示最优秀的自己,展示自己班集体的良好形象!”我的这句宣传语,就用在考前讲注意事项中,很多学生就会立即变得乖了许多。
就是那些一般桀骜不驯的学生,在众多同学都要变乖的情况下,也失去了仗势,情绪念头言行中,也可以让你感觉到他有愿意参与其中来。
我发现,那些傲视群雄的“老大”,很多都是装出来的,他们需要一种很酷的外在形象维护自己的自尊。如果有个机会,他们可以获得师生都认可的自尊,他们会立即撤下自己披在自己“羊”身上的“虎”皮。
帮助发发卷子,坐得更加端正一点,对老师同学有举手之劳的帮助,都可以被表扬。
不要忘了,学生卷面上希望多得一分的样子。在师生关注的言行上,学生也都有给自己加分的渴望!
师生更“零”距离
很多时候,我们讲要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四十分钟的课上,我的很多重点难点方面的精讲点拨或训练都没有完成,我们怎么更好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当教师在知识技能和艺术的王国中遨游,在考点上猜题押宝的时候,很多游离电子们则像外星来客一样遨游在自己的世界里。
种种原因,师生经历学识修养兴趣爱好性格等等不同,加上各忙各的,很多时候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是很多教师感觉上课身心俱疲惫的缘故,当你觉得要拉学生一把的时候,学生根本没有将手递给你,而是正在那里把玩着他心仪的东西。
考场上,是学生在展示,教师作为旁观者。
这个时候心无二事的教师,会发现学生身上不一样的美好和问题。
因为这种美好,有一种俯首帖耳的比较到位的表扬或肯定,或者是字写得公正,或者桌子文具摆放齐整,或者描画得细心规矩。这种问题,会让自己发现师生之间的巨大鸿沟。尝试着与学生交流,不可能填平鸿沟,但是可以肯定就是与学生心灵可以拉近一些。
其实,考试不仅在考学生,也在考老师。不是通过学生就可以很好考察教师的教学状况,而是通过教师这种更近距离的与学生接触,发现教育教学需要完善提升的所在。
当学生站在与学生同样的高度和角度,去看待学生更好成长时,美好的教育教学才被真正孕育并生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