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73:四尺整张(竹报平安)作画记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473:四尺整张(竹报平安)作画记
花鸟画研究院搞活动,每人需要有一幅四尺整张的绘画作品。
我画的最大的习作就是三尺的,比较像样的也就寥寥几张。有个四尺的,是原先模仿老师的画,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今天画花头、明天画叶子等等,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累,虽然最终给我一种惊喜——在我笔下竟然出现令我惊喜的绘画!
这次的任务:有四尺斗方的,有四尺三开的,有四尺整张的。前面两种,都是两张。时间是一周,不仅从时间还是从内容上,我都有一种绝望的感觉。就像是登攀根本无法攀登的悬崖,或者越过无法跨越的天堑。
这几天在健身和诵读经典做大礼拜方面,我都特别用心用力,不仅关乎期末复习,也关乎作品是否能创作出和质量如何。
我在赌博:用我的精气神,用我的文化信念,用我的好习惯养成。
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这样的挑战,或者借助这样的挑战,让自己有个突飞猛进突破自身成长的高原现象。
妻还提到我几年前每天一幅画的习惯,我想起来也觉得疯狂,还有每天都要练习也一百多个毛笔字等等。也就是那时候,我练习在水写纸和宣纸上画竹子,大概有五六百幅。先是临摹十来遍,最后是背临。最好的境界,感觉到自己就像是去了竹林,在那里感受到竹林的春夏秋冬,感受到竹林的风霜雨雪,感受到郑板桥竹子的精神文化气韵。
对古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情怀,感受到一切付出都有收获的先苦后甜。
我学画牡丹,虽然也只是知道牡丹的历经贫寒后的雍容富贵,但是我还是更加欣赏竹子的气节和精神韵味。每次走在路上,遇到有竹子,总是会留神或驻足欣赏。有了竹子的精气神,我身心感觉舒畅多了。
牡丹象征富贵,也是我所向往的,但是却不能给我这种精神支撑,让我感受到那只是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在人生前行历程中,更需要独孤中的向上向善,像极了竹子。
竹子没有牡丹那样的华贵雍容,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但是缺乏牡丹等的色彩和形体之美,所以我不想画竹子,万不得已就用竹子画完成这次任务。做大礼拜的时候,我就觉得四尺整张的竹子画,就像是我健身用的瑜伽垫一样。每次有节奏韵律的运动,都在这幅竹子画上。我突然有了一种希望,有了一种悲悯情怀和智慧力量。在绝望之后,我的心中生发出创作这幅画的希望,我利用晚上九点以后的时间,开始作画。
妻帮我找好画纸,我把画纸铺在地上,开始用铅笔勾勒轮廓。主干的位置和每节节点的位置,都事先固定好。还有那些嫩枝的出处和伸展轮廓,也都勾画好了。到了晚上十一点的时候,我已经画了两个小时,竹子画画完了一半多,这个时候脑子疲惫腰酸背痛到了极限。
第二天凌晨五点起床,先是做大礼拜诵读经典一字马压腿。一个小时后,准备做早餐。昨天晚上的菜还有,还有稀饭。于是我开始继续没有完成的竹子画。很快一个三十多分钟过去了,绘画基本完成。妻给我提建议:注意竹叶颜色的浓淡对比。我根据这个建议,重新加重了部分竹叶的颜色。之后,题名落款。这两项,大概又用去了一二十分钟时间。至此,竹子画完工,大概用了近三个小时时间。
反观竹画,在竹竿和竹叶等方面,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比如竹杆的中空外实和颜色调配,比如竹叶的虚实变化,比如嫩枝的力度表现,比如小鸟的构图和颜色搭配等等。但是,总体而言,这幅“竹报平安”图,显示了我学画以来的最好水平。在此紧张的期末教学之际,这幅画也给我一种精神支撑。每个青少年学生,比我更有精神文化上的感觉。这种学画练习,提高了自身精神文化气质。教育教学,越来越需要教师拥有更多艺术文化气质,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学到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