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474:打碎“莲”种子坚硬的“外壳”

(2021-01-21 17:07:52)
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NO.2474:打碎“莲”种子坚硬的“外壳”

NO.2474:打碎“莲”种子坚硬的“外壳”

最后一节复习课,似乎不像课。

不是冲着考点去的,而是奠基着学生下学期的更好学习,奠基着同学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爱好。

“杂念”淤泥中那株成长的“莲”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任课教师,对考试可能考察的内容比较有数,随着复习的深入,几乎“看”到考试的卷子一样。虽然这种看到,不是真的知道原题。陪着学生复习,知道考试的内容,肯定是最基础的重点和最基本的能力并重。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师是知道的。不仅知道,而且知道学生的薄弱环节是什么,所以这种查缺补漏就是最后一课的复习重点。

每个教师的教情和每个班级的学情不一样,这种重点,在不同班集体和教师那里,有大同更有小异。对小异的精准把握,也对大同的了然于胸,就是教师要练好的基本功。

我在这个紧要环节,健身诵读经典和学习绘画,就是让我静下心来,更好的把握这大同小异,让自己的教学流程和精准查缺补漏更有所针对。

要教育学生,首先教育自己。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中的首席,我感悟到了一点点。就在昨天,我还请一位优秀的同学帮我查找自己做的参考答案有什么问题。这个同学,给我找出了三处错误。我所以要警醒,保持最好的状态,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教学环节和细节的点点滴滴的完善提升。

对待学生成长中的不如意,我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对于自己的不如意,我也利用教学机会,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毛病和不足,在陪伴学生更好成长中,首先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足。

我反思自己:好的教学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当然,好的成绩我也喜欢,但是我更喜欢自己关注并完善提升自我的状态,对于学生也是如此。这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所在,因为有了这种好状态,那么好成绩就是植根于沃土的庄稼了。

所以,让每节课都成为我生命中一种欢喜和成长的盛宴,比什么都重要。教育与成长是慢的艺术,教学成绩可以走捷径,成长与教育却不能,要不然会反噬自己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杂念,是我成长不可须臾离开的必要的思考,但是不是成长本身,它是更好成长的“莲”植根的水中“淤泥”。

打碎“莲”种子坚硬的“外壳”

作为教师,经常把自己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挂在嘴上,这也是每天都用心琢磨和关注的问题。

每个人个体生命,每天都在成长,心智成长,却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所在。所以我们有种种的心里不舒服,有种种的怨天尤人和止步不前。

就像是莲的种子,有厚厚的外壳。如果不将其外壳打破,即使种植到气温水分和土壤如何适合的地方,莲都不会发芽,更不用说更好成长了。

看到学生中那些处于成长“休眠”状态的,常常感到焦虑无比。回想自己的人生历程,自己也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休眠”期吗?比如学习手工劳动的,比如与人交流合作的,比如心智更好成长的,比如欣赏学习他人做最好自己的等等。

是来自于家庭工作和其他环境的种种危机意识,将自己从这种坚硬的外壳中唤醒。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努力借助各种外力,打破自己的坚硬的外壳,让自己有了一种与外在的阳光雨露和营养亲密接触的机会,有了一种化蛹成蝶的梦想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最近五年的主动成长中,发现这种坚硬的“莲”的外壳,几乎渗透到情绪念头言行的点点滴滴。

看到不同人生阶段不一样的成长,我发现: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将自己的妄念(也就是那个阻碍成长的坚硬的外壳)打碎,看到一个真实的我的优势不足,从身边一个个更好成长中的他人身上,汲取汲取前行的动力和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