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465:遇到视听盲区怎么办

(2021-01-16 19:53:34)
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NO.2465:遇到视听盲区怎么办

NO.2465:遇到视听盲区怎么办

一次测试以后,一个学生找到任课教师说:“老师,这个地方你没有讲!”

老师惊叫:“这个地方,我不仅讲了,而且清楚地记得一共讲了七遍。”

我在教学中,也常遇到这种尴尬事:或者讲了几遍,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听到。学生听到了,但有意无意将这种信息屏蔽了。

视听中的盲区

我们不可忽视,学生在课堂上也是有视听盲区的。

比如我经常强调过的重点:比如河流上中下游分界线,让学生自己在书本图上看了,自己指着图统一让学生看了,让学生重点识记了属于什么省区什么城市。等再检查学生识记情况时,很多同学都不记得。或者不记得名称,或者不记得位置,或者两者都不记得了。

我于是重新找学生补上这个视听记忆上的盲区,如果这个不明确,那么接下来的理解,则是空中楼阁了。教师以为的重点,在学生那里就是一个一般的地理事物名称和位置而已。

我作为教师尝试着思考这些地理事物和名称的意义,联想着河流上中下游的种种不同。学生没有我知道的东西多,所以不会想这么多,不会有这么多有意义和有趣的联想,对此比较冷淡也就可想而知。

这种视听盲区,促使作为教师的自己,深度思考中下游分界线意义。我发觉这种探究中,让我发现了不同河段的地理自然和人文意义。于是我补充讲授了这些地理意义,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增强了,教学质量也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由此看来,学生视听中的盲区,应该有很多。这些盲区的出现,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兴趣有关,与学生的品行有关。学习习惯好的同学,可以通过笔记、善于集中注意力和善于联想想象等增强关注和记忆效果。另外,有些同学容易走神,或者不能集中注意力或精力,或者习惯性一上课就处于一种精神相对倦怠状态。

我的助教同学,曾经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夜不能寐——为了设计午自习的“击鼓传花”学习活动,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反复思考。这种精神,让我感动。我想,一个助教同学尚且如此,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更应责无旁贷。

多种引导形式

教学是因势利导,针对学生视听中的盲区,需要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激活学生学习热情和潜能的目标。

趣味记忆法。将重要的省级行政区轮廓形象,结合相应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事务和人物形象,让学生展开记忆。有几个学习平日里不积极的同学脱颖而出,让我看到了努力付出的回报。感兴趣的识记活动结束后,这几个学生的学习又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发现教学中的趣味元素,教师永远在前行的路上。

同学讲授法。让学生到黑板上讲一章节的内容,所有学生被这种新颖的教学法激励,努力参与同学老师的授课活动。另外,就是针对重点读图题,发动有能力讲题且会讲的同学到黑板前讲。下面听的同学,不仅看听学生讲授的内容,而且看学生的表现。这种正面的榜样引领,也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

联系实际法。比如省区和省会的记忆,结合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出游,通过联系铁路干线法,将一些省会城市省区名称位置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做导游中,把一些知识重点融入其中,起到了很好的理解识记促进作用。这种联系实际法,还有地形土地利用类型天气气候、工农业发展与相关的影响因素等。找找本地的农业类型,找找本地的轻工业和重工业,想想本地的高新技术对农业和工业和快递等产业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在关注爱护家乡的情感中,潜移默化的学习了相关的地理知识,从而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正面管教法。学生在学习文化课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品行上有瑕疵、知识理解把握不到位或者出现差错。静下心来,教师会发现自己备课中的不充分,会看到学生身心中的种种不如意,努力潜心修养,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困难和问题,教师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