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450:填表、批阅变奏曲
如曲,有变奏!
心事
昨天接通知,今早自习学习LZ表的填写方法。我就盘算着,能不能在那台旧电脑上,找到以前填写LZ表时的信息。
努力
陈雪老师帮忙打印了五页纸的填表说明书,再继续听张成杰老师讲解如何填表:
在选用打开方式中,选用“熬安逸”浏览器,要不然就打不开。我认真地记录着重点,生怕因为自己不会操作拖了后腿。
在四楼的办公室,我找到了过去留下的填表信息。
真正操作的时候,却怎么也打不开。于是去级部一楼办公室请教,级部主任任道成老师给我演示了,我认真看着,使劲记忆着操作过程。
回到办公室,自己操作,还是不会,着实窘迫。
反思
两个班的作业摞在那里,是准备要看的。
两个小时过去了,竟然没有弄明白如何使用这个软件填表。想到学生听课,讲个两遍三遍不会,以为全是不认真努力作怪。如今自己努力了,还是弄不明白看似简单的问题,觉得自己对待学生的立场态度和方式方法,也需要调整。
插曲
我用双盘和大礼拜做准备,在昨天做前后接近一字马的基础上,今天又做了压腿训练。
这种身心锻炼,让我找回一些自信和愉悦。想到今天一到校时,看到迎面走廊墙壁上的名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竟然心生同感。
今天蹩脚的一字马,凝聚了十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读书,分为两类:一种是诵读经典,感悟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一类是读生活这本书,让自己在成长中变得更美好!
稍稍恢复一些身心元气的我,开始看作业。
批阅
看着看着,一些“天窗”和因为马虎留下的错误或漏洞,让我的心又被揪了起来。
在批阅的同时,我开始做记录。记录每个学生遗漏的作业和出错的问题所在。一串串红字,落在纸上,就像是在纸上画了一串串红辣椒。
红红的辣椒,让我一种暴涨的热情和气血,一切问题似乎不是压力而是动力了。
“当一个人还在抱怨的时候,他经受的苦难还不是足够多!”以前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当下似乎有些明白了。
慢慢地,我不再抱怨学生偷懒,而是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不能引导激励学生,非常投入地参与这些学习活动呢?因为我发现自己有感觉,感觉有趣和有方法的指导下的作业,学生做得还是比较理想的。
一个个学生,正在通过作业这种方式,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心灵和性格。批阅着一份份作业,也在感受着同学们情绪的脉搏。
我开始关注两份被忽略了的练习题,一份关于农业的,一份关于工业的。看到了自己引导激励的缺憾的我,做着亡羊补牢的工作,挖掘着练习题中可以用来引导激励学生的细节。
为了学生的更好成长,我有了一种钻木取火的热情和毅力。希望星星之火,可以转化成同学们更好学习的燎原之势。
我把这些被疏忽了的练习题,作为一种家庭作业重新强调:请同学们做完某某页的某某某作业,做完了的多问一个为什么,课上提问相关问题。
我一直倡导并践行一题多做,同学们也逐渐熟悉着老师的思路。
完全没有做的同学,需要引起重视;做了的同学需要深入思考。我这次“亡羊补牢”:教师反求诸己,效果呈现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被挖掘上。
反复
中午饭后,我想找个人请教,无果。
继续自己钻研,教科室主任熟悉电脑技术的光程老师来办公室小坐。顺便指点我填表,从使用可以打开这个软件的浏览器,到具体操作建议。
“我走了真的担心你完成不了!”光老师走的时候,还有些挂心。
我操作完成后,保存了。再次想进去修改,却又难办了。光老师的担心不幸被言中。
于是下载相应的浏览器,查杀因为下载导致的病毒,重启电脑。三番五次下来,我有些迷糊,电脑中一个有用的软件被删除,导致有些文件不能打开,重新下载相应软件才行。如此反复。
重要打开了相应的软件,原来是路径不对,应该是先进入软件才能看原先保存的个人文档,直接打开文档就是一些乱码。
软件、文档和浏览器三者之间,我有了更准确具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