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30:一起参与“看”得见的地理教学
(2020-12-28 16:43:4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430:一起参与“看”得见的地理教学
复习课才更加展示教的功力和学生学的是否扎实。
为什么要“看”得见
坚持让学生学习“看”得见的地理,我把一些做过的重点的读图题,通过幻灯片将它们重新呈现到学生面前。
新授课时,我想让同学们讲一讲思路。一者同学们不善于表述,或者说没有这方面的习惯,再者地理上的表述需要结合地图。你要表述思维过程,需要与地图相互对应着才好,对于讲的听的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学习。老师想做这方面的演示,也是无法照图宣讲,也就只好作罢。
学生感受不到的“天”和“地”,教师却说得振振有词,是一种地理课堂的大失败。
“天”一般指天气和气候类型等,可以通过降水柱状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天气符号等,将这些因为没有相应的图玄之又玄的东西,落实成为学生可以看得到,可以学会解读分析的知识技能。“地”一般包括地形河流海陆植被人口城市工农业等的分布等,如果学生没有直观的认知,那么不用说理解,就是识记的结果也是空中楼阁。这种课,优秀学生能力得不到增强,相对落后生得不到基础上的夯实和提升。
有了图的支撑,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着图去说,看出学生解题过程,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有了图的支撑,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地图,给学生变化其中的一两个因素,让学生综合分析情况变化后的相应的结果和对策。
有了地图,地理教学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这种图都是一种很好的助力。
努力做好“看”文章
有了这种好的想法,我就开始落实:用小猿搜题,将这些题的图和文字复制粘贴到幻灯片上。一共用了十四五个图,就将第四章的内容全部直观形象化了。有了这些,那些游离电子们,可以更好集中精力,教师的点拨,同学们的思路展示,也可以好结合看图分析图,可以更好在图上表示自己的判断。看、指、说等一体,形成一种完整的学习过程。
我制好幻灯片后,一直在想着怎么完善之。毕竟学生做过这些题,即使蜻蜓点水也是有印象的,那些认真细心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把这些教学素材,当成了炒剩饭,那么就倒了师生的胃口。
沿着“看”的台阶登攀
(一)家庭作业互“看”
上安全的副校长翟荣文老师有事与我调课,今天下午第三节安全课上成地理课,我就开始了与学生一起享受能“看”的地理课。
首先是彭奥翔、等三个小组1号同学展示选择题答案,之后另外三个小组1号同学再次检查。彭奥翔出现两处以上的错误,被纠正,大概最近放松了自己吧。其余都对了。
(二)用幻灯片“看”图分析思考
正好课堂作业中的一个读图题,被安排到了幻灯片上。
我就开始利用幻灯片上的图,开始提问:
这个省会是什么?那个交通枢纽是什么?这个水电站为什么建在这里?这是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线吗?位于中下游分界线西侧的两个水利枢纽工程是什么?(把它们的名字写出来)说出这些水电站建立在这里的理由。说出每条铁路线的名称,分析青藏铁路遇到的高寒冻土和穿越雪山跨越河流的具体名称。
有卢雅琪、孙萍梓和杨子权等三位同学,到讲台前展示。得到了奖励分一分,也获得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鼓掌。
王子文同学,也开始认真开始“看”图。也许,同学们看图的积极性和能力,不会一下提高多少,但是我会一直陪着同学们走在更好喜欢更会学习地理的路上。
李迎卿还是常常回答得很好,因为没有上讲台展示,只是表扬没有加分。我希望同学们,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讲,不是仅仅坐着当听众。未来是属于同学们的,那么现在就要学会在三尺讲台上展示自己,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另外,更多同学参与讲题,可以让更多同学像丁俊超同学一样,发现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周晨昊同学,在课下找我表示希望以后自己走上讲台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