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429:真善美,究竟是什么

(2020-12-28 13:12:5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2429:真善美,究竟是什么

NO.2429:真善美,究竟是什么

将心灵的镜头对准生活中的真善美! 真善美是什么?

努力前行者,常常这样扪心自问。

真是什么?佛文化,是哲学中的集中极致。“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佛陀用一句话,把人生宇宙的真想说透了。我们追求的真是什么呢?我们追求的真,就是朝向这种美好的努力。

贤贤易色,就是参悟色即是空,从而生发大愿,想更加优秀的人学习,从典籍中、从周围的优秀者身上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佛陀说:“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戒是戒律,是成长必须遵守的规矩,在这些规矩中成长,才能真正挖掘自己成长的热情和潜能。针对世人的自私愚昧和怯懦,苦难是一种清醒剂,苦难是苦口良药,可以让人警醒更好前行。很多人说,我们追求甜蜜希望远离痛苦。学过哲学和辩证法的人都知道,一个不吃苦的人,不会懂得真正的甜。中医讲,苦养心。吃苦,可以避免心浮气躁,可以让人不着急上火。当一个人不怕吃苦具有吃苦的智慧和勇气能力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和人生的甜蜜与美好!

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善与恶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朝向。善,是惠及及人;恶是害人害己。为什么人们这么愚痴,放着惠及及人的好事不做,却做害人害己的恶事。

因为人们常常看不到宇宙和人生真相的全部,看到了因果不爽,看不到善善恶恶的相互转化和报应。

一位修行者告诫人们:日行一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日行一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道德经》用“上善若水”篇,概括了善的特点: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心善潇,政善治,与善仁,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这里解释了一个上善境界,是众生所嫌恶的去处。工作学习生活啊等等,不要人们都嫌恶,就不去处于那么一种境界中,那正是教人走向上善的境界的。可能因为自己没有福报,没有功德,也就没有朝向这种上善境界的缘分。

这种福报和功德,不是玄之又玄的,而是非常实在的一种植根于世俗的修行:心善潇,就是善于调整心态,无所住出生其心;我们参禅,我们念经学佛,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就是朝向这种上善的心灵境界。政善治,就是不管是学习工作生活,我们都正道直行,不投机取巧,不坑蒙拐骗,时时处处做利人利己之事。不会做,就多看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那些非常明确正确的就学习,拿不准的就暂且搁置,就是一种政善治,就可以让自己无怨无悔。事善能、动善时,也是指做事的能力的逐渐提高,更安好把握时机。该做的事情,可以做的时候,当机立断去做,不要错过最好时机,就是动善时。比如白天学习工作生活,你不去认真做在哪里睡大觉,到了晚上挑灯夜战就不好了。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凡是不与人从根本上去争抢,这是修行的一大法门。有人看不起我们、诋毁我们、阻碍我们,我们不要与他们计较,努力做好自己,有计划有条理有步骤有落实的去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以后,在让诋毁阻挠我们的人去看,那时候一切不用说什么了。若与人争,就是心态境界不够纯正,自己的离成功的彼岸还很远,不是人家诋毁阻挠的问题,而是我们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我追随叙事者,也尝尝感慨拥有了最美的遇见,或者遇见最美的自己等等。

这种美,是做人做事的完善提升,是人生境界的更加美好,是心灵感悟的更加崇高。

我体力精力不济白发皱纹增多,但是这种更加变美的感觉却是愈发强烈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过五十,追求的美,不再是夏花一般的灿烂,更多是秋叶一般的静美。更有内涵的一种美,对根枝干花与果实等的担当之美。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一个人如此,一个团队如此,千千万万人构成的世界也是如此。只有这样,各种人生之美才相互借鉴,让每个人,人生的每个阶段,才美到一种极致!这种极致,不仅有个性之美,也有和谐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