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16:探访母亲河
(2020-12-22 09:56:3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416:探访母亲河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学习重点或河流专题已经学习过了,但是学习的效果不尽人意。
主要体现在,两河流域的省级行政区和省会不熟悉,两河流域的主要支流不熟悉,两河流域上中下游分界线和主要水利枢纽不熟悉,两河流域的主要地形区不熟悉。
期中考试,作为过程性考试,出现这些问题不足为怪。但是不去正视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一个任课教师的疏忽。通过查看学生的试卷分析,很多同学说,自己没有认真的背图看图和识记这些基础知识。没有识记的根本,不仅仅是没有做,而是缺乏深入的解读,比如前面提出的,对于识记这些内容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对于这些内容与地图的关系对应不好(没有仔细认真看图)。这里面有个热情问题,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也就是我们反对布置重复性作业的问题。
达芬奇画鸡蛋,可以反复画上千次;有些书法艺术家,临摹某个字帖也多重复上千遍。我们不能不说这些人,是具有相关天赋的。这种天赋,除了潜能之外,还有热情。一般人,如果有人强迫着如此做,可能会被疯掉。达摩可以在一个石洞里面壁十年而如饮甘霖,一个普通人则会坐上半个小时就不错了。教师面对的学生中,有学习天赋很高的,毕竟占不到百分之五甚至更少,更多同学没有天赋,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激励,他们的天赋才会得到提升,他们的热情和潜能才会得到提升。虽然教师不能把没有天赋的人,培养成有天赋的人,但是优秀的教师会让学生在这门学科或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比以前做得更好!比如说,没有老师的帮助他可能考10分,有老师帮助他考20分;没有老师的帮助,他随便的次数多,有老师的帮助他随便的次数少了;没有老师帮助,他下滑得厉害。过于夸大老师的作用,或者无视教师的作用,都是有害的。前者导致失望乃至绝望,或者让教师默然处之。
在批阅学生作业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画长江黄河在省级行政区空白图上。这样的描画,减少了教师示意图的误差,更加有利于学生看图分析图。我认真进行描画,大约用了二三十分钟,才将这个图画好。当然,我画好后,在画第二遍用几分钟就可以了。我看着这个图,想着相关的地理知识,比如省会、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轮廓,还有大河大江的支流分界线,还有相关的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山脉也有河流)等。
在这个描图教学中,我首先要备课。在省级行政区空白图上描画长江黄河,对我也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我也要看着书地图查找相关资料,有些内容甚至要上网搜索答案。这个过程的艰难,让我感受到了有意义和挑战并存。由于这种新血液融入,我的备课不再是躺在经验上吃老本,而是随时都在更多努力中有点点滴滴的推进。
在这种备课中,我感受到自己学识的不足。学生看图不够仔细,我对图的认识不够精准是有联系的。这种备课,消除了自身的浮躁。认为不就是考那么一些简单的东西吗?学生努力背就行了。其实,不然。正如舞台演出有句经验“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样。学习这些简单的东西,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人文作为积淀。有了这些积淀,在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引导激励挖掘发挥学生的热情和潜能。
初二的学生已经进入或正在步入青春期,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不足,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引导着也要做陪伴者。教学上的积极准备只是一个方面,可能占三分之一,更多的准备去陪伴学生心理情感和理念的成长!
探访母亲河,不仅是一个地理问题,也是一个学习伟大的母爱,效法大自然更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