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98:迟到的诵经
(2020-12-14 18:34:4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398:迟到的诵经
星期天的晚上,觉得累,晚上十点多就躺下了。翻来覆去睡不着,肚子里的食物好像没有消化好,或者因为白天下雪没有出去溜达,心脏部位负担重了。阳历12月13日,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更令人有冬天的感觉了。
我想,坚持躺着,待会更加累了,也就睡着了。屋外的凉气,穿过卧室的玻璃窗和窗帘,让我大脑在这加重的寒意中感觉特别清醒。种种纷乱的念头,几乎让我无从梳理。突然想到今天没有读《地藏经》,是不是众生来听我补上着缺失的每日一课。周五曾经有过缺失,那是因为太忙太累了。
我诵读《地藏经》已经有八年了,几乎天天读,有一段时间中断除外。所谓的鬼神,我有自己的解释,就是我们意识所无法表述的一种暗物质和暗能量。就像是光能、空气,过去就是我们所不知晓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不能明确的表述,但是自古以来人们都明确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这些暗物质和暗能量,之前我是会感到恐怖的。心理学告诉人们,人类感到恐怖的,就是在知道和不知道之间的一种物质或能量,乃至它们的综合体。
周五这一天,因为忙碌没有读《地藏经》,仅仅在做大礼拜时诵读了《楞严经》中我背过的一部分。我想作为暗物质暗能量的众生,也是通过种种途径提醒我。周五,纵然有觉察也没有补上。到了周六,按照惯例,诵读《地藏经》两遍,一切都非常好。只不过是第一次到画室画了两张牡丹图,觉得疲惫极了。同时,这种重拿画笔的兴奋,让我从头到脚踵都感觉有中弱电不断通过。绘画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艺术,可以让一个人精神和身体处于一种高度和谐兴奋的状态。我们的高老师,就是常常熬夜绘画,并没有见他像我一样整天喊着“疲惫”!
周日,也是终日觉得困倦,没有出去溜达,也忘记了读《地藏经》,只是写了心心念念要写的几篇叙事。大概有三篇,这是我周日写得最多的一次。晚上的这种不宁,让我感到惭愧。不管是绘画或是学写叙事,都是将自己心态推倒最美好状态的一种助力,唯有经典可以让自己身心直达人生最有价值和幸福的彼岸。忘记了这个,实际上比少写一篇叙事或少画一幅作品,都是值得警醒的。何况,此刻的我,正是心灵多事之秋,我离古今中外的圣贤的心态,实在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离开了经典如左膀右臂一般的护持,我很难让自己保持一种正道直行的状态。
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可以复畔矣!”学习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并努力感悟践行,都是博学于文的内涵。但是没有什么比自己熟读近乎成诵的佛经,更加包容或更有鲜明具体的指导意义,就像是懂得自己并能够正确指导自己的一般不过于从小培养教育自己的父母了。
史铁生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朝信基督暮信佛》。我觉得题目别致,读了一下,也有自己的感悟。这应该是互文的,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言,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凡此种种正教,都是教人向上向善的。很多高僧大德,也都说出这些宗教精髓的相互贯通之意。从浅层次而言,基督教更具有契约精神,就是要讲信义,注重践行。佛教,更加主动人的心灵的疏导和皈依,所以夜深人静,依靠佛教的典籍,更容易让心灵感觉好受一些。他们的贯通,在于心灵的真正的好受,在于行知合一。真正的注重践行信义,前提必须是内心的澄澈和空明。
我披衣下床,去找来《地藏经》读。或者躺在被窝里太舒适,我读的时候,竟然有瞌睡和其他念头的侵扰,还有肚子里的食物不消化的影响。到了读过三分之二后,我干脆穿好衣服,到以往我诵经常在的书房,一边踱着步一边读着,大概踱步利于肠胃蠕动,而且走路也更加容易让我专注。单调的步伐或脚底踱在地板上的声响,就像是寺庙师傅敲击的木鱼,更容易让我进入一种诵读佛经的状态或境界。读完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我睡下了,夜里起夜几次,但总算睡得安稳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