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297:探寻最美好自我的意义

(2020-11-01 17:46:46)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2297:探寻最美好自我的意义

——读孙瑞雪《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塑造》

想到一些现实的问题:自己憧憬的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想到课代表对我说的话:“老师,我想知道你对我的看法,听听你说我有什么缺点。”我也常常在想:我是怎么一个人,我是怎么一个教师,我现在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我将要努力朝着哪个方向去?

“我们现在的问题要依靠儿童未来创造的那个成人来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就是成人之父。”(序言中的话)儿童的昨天决定了他的今天的话,那么作为教育者让儿童提供给儿童今天的生活环境,就影响着未来的儿童和他的成年。是弱不禁风,还是经受风雨考验顽强优雅地或者并成长,今天我们给予它们怎样的引领和激励至关重要。都说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和果实,我为自己的茫然感到恐慌。另外,我也想到我自己:我今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我每时每刻有着一个怎样的努力的朝向?

每天我都在坚持诵读经典,在诵读的过程中,看到我的种种的闪光点和不足。没有这种经典文化的支撑,我是看不到想不到这一些的。读着读着,在这种文化浸润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学习优秀他人做更好自己。我是一名教师,不仅仅是自己做好了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引领积累同学们都学会做最好的自己。我不能将这种经典,一股脑的让学生去读或背,我只能用同学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渗透类似的文化浸润。说句实在话,对于类似的状况如何引领,我心中没有数,也就有了更好读书和学写教育教学叙事的坚持。

近五年来,我坚持学写教育教学叙事,慢慢地在关注学生更好成长过程中,也开始追溯自己的童年,觉得作者的话很有道理。我现在的一切,在童年时期就有雏形。要完善提升自我,又需要重新认识和解读童年心路历程才行。“借着对儿童成长的观察,我开始反观自己的成长历程,开启了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本身的成长之路,这是作为一个教育者收到的最大的礼物。”读着这样的话语,我对自己近五年来一直坚持的每天读书、学写教育教学叙事,有了一种更理性的认同,有了一种更好坚持下去的理由和文化理念支撑。

记得我在学写教育教学叙事中,虽然很苦很累,每次写完一篇,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微笑。这种微笑或者挂在脸上,或者萌生绽放在心灵的一隅,都成了我一种宝贵的前行的悲悯情怀和智慧。“一个人只有看清了自己,他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因而这是一本认识自我、走向成长的教科书,让你看到成长的过程,看到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幸福的!”我以前非常困惑,为什么我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还坚持写教育教学叙事,因为这个过程中,我在更好认识我自己,认识我生命成长的历程。

同学们为什么感到迷茫呢?因为就是缺乏一种正确的人生定位:忽而迷失于学习成绩,忽而迷失于同学或师生父母子关系,忽而迷失一种其他莫名的情绪念头言行。只有全面的认识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己心海中的定海神针,才能找到一种波澜不惊的定力智慧。学生询问的,我努力探寻的,不就是这种生命成长的最好状态吗?我每天的读,每天的写,不都是在扪心自问,不都是在叩问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找到一种文化理念支撑,从中找到一种冥冥中的启示。这种文化理念,就是一种光明和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