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283:《友善和睦》传统文化课思路

(2020-10-27 14:17:4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2283: 《友善和睦》传统文化课思路

一、导入新课:

视频或照片,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迎宾语之一礼之用和为贵;家庭和睦的活动场景;工作或学习中的友善镜头。

提问:离开了同学或亲朋好友的彼此友善帮助,我们的学习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你喜欢怎样的班集体环境,怎样的家庭或社会人际关系?

鼓励大胆说自己的想法,有体验感悟即可

二、我们看古代圣贤是怎么说的:

用课件展示《论语》中的两句话和孟子的话。师生鉴赏:

(一)、和为贵,为什么要以礼节之,举出一些生活学习中的实例,让学生谈谈这样做的必要性。

礼,就是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以及民风习俗。我们要把这些作为友善和睦的底线,就要学习了解这些法规和习俗。这是一个底线,那么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还要怎么做呢?

(二)、里仁为美,就是要学习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引导同学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榜样人物:或是亲朋好友中的,或是古今中外的其他优秀杰出人物。学习他们拥有的文化素养,学习他们的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艺术,更要学习他们高尚品行和美德。

里仁为美,不仅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事细节入手。在点滴细节小事的完善提升中,做大这一点。比如说话的语气和表达方式的改善,让人听了舒服,听了有收获或受到教益,让人听了主动热情地帮助自己。比如吃穿住行中的一些常常忽略的细节完善提升:一大家人一起吃饭,让父母或长辈先动筷子。穿着打扮注意场合,不同场合氛围着装不同要尽量体现出来,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在家里做学习娱乐不要影响到家人,主动整理好自己的文具和房间。走路的时候礼让老人和年幼的,遵守交通秩序,遵守交通法规。从点滴小事细节中,要尊重自己同时要学会尊重他人,两者相辅相成。

(三)、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一个人与家人关系处理好了,自己身心和谐了。才能更好地推己及人。很多同学遇到的问题:或者父母过于溺爱,父母虽然没有说什么,家庭关系不是真正的和谐。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就从学会尊重父母开始。

很多同学,有不良习惯不知道积极改正,源于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用行动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什么也帮不上父母的时候,主动的问候一声,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持。作为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父母为这个家辛勤付出,他们也需要关爱支持和帮助。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支柱之一。孝,不仅是关爱父母,更是要做一个让父母骄傲自豪的人。我们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事业——踏踏实实的学习,热爱劳动,尊重老师,善于学习探究合作,努力学习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就是给予父母最大的孝顺之一。父母错了,我们用自己学习的更优秀的文化,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帮助父母认识并逐渐改正缺点错误。学会陪伴父母成长,与父母学会陪伴子女更好成长,本来就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从良好的父子母子关系出发,我们可以学着用同样或类似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

三、留心观察,我们发现优秀文化就在身边

    提问同学,如果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见了陌生人怎么寻求帮助和支持?学生说自己的体验感悟。

见了年老的一般,我们称呼爷爷奶奶,见了与父母年龄相仿的,我们称呼叔叔阿姨,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尊重这些陌生的长辈,这些陌生的长辈,也会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我们。

我们尊重父母,不是父母完美无瑕,而是父母生养我们的艰辛值得尊重。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还不能尊重的话,那么友善和睦也就没有根基。如果父母就是有缺点还很严重怎么办?我们就学优秀他人,学习优秀文化,做更好自己弥补这种不足。

如果我们参加正规的宴席,可以从中看出友善和睦的文化传承:从座位顺序,到每个人的发言以及饭桌上的相互表示等。

四、感悟“友善和睦”的最高境界。

读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谈感悟打算。

五、结束课程:出示学会友善和睦,促进更好成长!字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