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72:高效教学关键词:关乎利害、积极参与
(2020-10-21 16:13:5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272: 高效教学关键词:关乎利害、积极参与
课堂上最尴尬的,莫过于教师讲得没有劲头,学生学得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把与学生利害有关的问题植入,或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提出问题,那么理解记忆灵活应用的目标就比较容易实现。
以“以外流河为主”部分为例
2、什么是外流河?3、外流区域?
指出我国的外流河以及注入的海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分别是哪些河流参与塑造的——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学生积极参与思考的问题,他容易理解记住。)4、内流河?内流区域?
5、季风区和外流区相同吗?非季风区与内流区的相同吗?举例说明。学生更好看图了,找到了同中有异,在辨析中对两个相近的问题,都有了进一步清晰的认识。这种作用,可以说说1+1>2。
6、水文特征包括:(河流对人有利也有害,了解水文特征,就是为了趋利避害),及时保持足够的警惕。大自然如此,作为大自然之子的人类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做,是对《道德经》精髓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7、经常分析到的水文特征:含沙量大小(黄河含沙量最大),水位、流量大小(长江流量最大)和汛期、枯水期、有无结冰期等
8、京杭运河的起止点,流经的六个省级行政区,省会城市以及简称,沟通的五大水系。起到一个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航的河段在哪两个省区境内(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知道这里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方案流经处。(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其他河段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比较容易让学生记住。
让学生参提出问题
下午第一节课,学习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部分。
学生比较容易犯困,六号同学直接趴在桌子上,其他同学强打精神。
我采用了让学生提问的方式,比如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省级行政区或省会城市,让老师和其他同学判断那里的一般降水量范围和植被类型以及农业类型(或耕地类型如果是水田旱地还要说出它的农作物类型)。
课代表仇玉茹一个青海省,让我冷静了不少。好在同学们说出了它属于半干旱地区,植被是草原,降水量大致在200-400之间。这里,就不是温带草原了,与书上内容不一致。所以我说,半干旱地区的植被,回答草原即可,可以是温带草原,也可以是高寒地区的草原。
“杨子权!”大概是我没有看到杨子权同学举手,问“谁可以回答?”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喊。
“甘肃省”。
“杨子权,你真行,同学们看看甘肃省有几个干湿地区?“
“四个!”
“那好!大家就想想四个干湿地区的降水量植被和农业类型吧。”同学们乐呵呵地开始背。我借着这个劲头,让学生将四种干湿地区从从降水量由多到少梳理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