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59:从作业中找到隐形的翅膀
(2020-10-16 09:44:5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259:从作业中找到隐形的翅膀
昨天批阅了两个班的作业,关于《同步练习册》的。
同步练习册,做过两次:一次是月考前,运动会期间的午自习,再就是最近一次课堂作业。所以这样的检查并不存在延时。以前,我总是利用课堂时间检查以下,也就心中有数了。现在精力不济,课堂上指导学生精讲点拨耗去了大半的精力,剩下的精力也就保持一种好的学习状态而已。
我的这次检查,除了给学生以督促之外,就是更好了解学情。毕竟,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听、思考、回答、记录,究竟记录到一个什么程度不得而知。
双盘着,开始批阅作业。每个班级,大约花费了我一两个钟头。
1、作业中,好的表现是一题多做。充分利用图,看图填图分析图判断图。有老师指导之功,更有学生感兴趣钻研之努力。
2、不好的是,有的同学完不成作业,也就是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开了天窗。有个别的地方空着,这就是中游偏下的同学了。有的空了很多,则是属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了。中游偏下,没有很好的入门;比较吃力的同学,也是不能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或者直接缺乏学习兴趣和激情,准确说他们处于学习倦怠状态。他们就像是一杯盛满水的杯子,再怎么有知识的琼浆或甘霖,也只有溢出来了。对这种同学的教学,必须另辟蹊径,寻找他们身上的长处,比如王昊炜同学在帮助搬书时的吃苦耐劳等等。对这类同学采取的措施是钻木取火,不求立竿见影。小梯度、零碎的作业任务,是比较好的选择。
3、还有同学,居于两者中间。拓展题,就是一题多做,没有认真完成。或者书写不规范、潦草等等。需要教师引起注意,注意正面的引导激励。因为这些同学,最容易争取到更好层面,也容易出现学习下滑现象。有男同学,也有那些看似争着大眼很精的女同学。
4、先看作业,后看姓名。避免对学生先入为主,导致认为阻力。贾天瑜和李迎卿、姜茂琳等同学,他们主动的多做题,值得表扬。还有那些考试好的,都是将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折不扣完成的,他们的成绩一般都在B以上。不断挖掘学生的热情和潜能,将是一个初二地理教师的长期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孙菁爽、孙靖涵、卢雅琪、司浩元等同学的作业,我是看了就感觉心头一亮,等看姓名是有一种“果然”的感觉。有一两个同学,作业和成绩不相对应,或者作业看似用功,但是成绩不理想,比如曹紫轩,可以及时指导一下。大多数同学,都是下力了,就取得较好的成绩,如张荣康同学,我看了他的作业,知道取得八十分的成绩,在情理之中。
5、动手与动脑有机结合。有些同学,脑子好使,不愿意动手。可以说是思而不学则殆。有些同学,读了看了也写了,但是理解不到位,可以说是学而不思则罔。对于这两类同学,或者处于杂糅状态喜爱的同学,要用班集体的良好氛围,去祛除不良氛围;用一个人身上的自信自律助人的优,点去祛除自私怯懦和愚昧的不足。“用敢于拼搏的精神,去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这是我提出的口号,在一天中午学生帮着搬运清理图书之后。
学习是一项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学则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这两种活动中,教师都起着引导激励的作用,首先教师心目中要有“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独一无二的优秀的学生的形象,在心灵感应效应下,这些学生在充满期待和正确的努力中,才会变得逐渐展示优秀的自己。就像是一幅画卷,逐渐展开呈现他们的美丽。这是找到并利用隐形翅膀的过程,也是教育教学艺术提升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