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54:我这样让地理课有趣有意义
(2020-10-14 11:25:3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254:我这样让地理课有趣有意义
师生品行总结
选择题统一答案,同学们对了,我错了。我错得很高兴。
“师不必贤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昨天课代表丁俊超同学问我:“老师,我在数一下卷子,看看交齐了吗?”那个时候,我非常疲惫,感觉一个课代表查找一份卷子很累,每天都像是“大海捞针”似的。碰到同学不理解,课代表或小组长催着交卷子了,还脸上不好看或推三阻四。我就是当课代表长大的,我甚至到同学们家里去检查作业。现在想来,付出很多,收获得更多。等我有时间仔细分析同学们试卷的时候,材发现少了四份卷子,这四个同学没有订正完,还是学习比较松懈,我不得而知。备课上课,对这四个同学而言就无法有的放矢。教师要关心每个同学,对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都不知道,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是否正确不了解,怎么叫关心同学,又怎么关心同学呢?
向丁俊超同学道歉,你对了,我错了。我的怯懦自私愚昧,因为我这样对你说话。希望以后同学们自觉抵制老师的这些不良行为,就是更好的做自己,更好的帮助老师了。
教学承前启后
上节课,一起教学了中国的地势特点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主要地形区组成,还有海拔高度。可以说是紧锣密鼓,实际上就是要学生看图用图巩固图。一些兴趣点,也是激发学生热情和潜能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做足功课。
比如我国的地势特点,可以不可以说成:地势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看课本2.9图,沿着北纬36°,则是可以这样说的。但这不是我国整个的地势特点,只能说是沿北纬36°是这样子的。如果我们沿着北京,画一条纬线,平行于上面这条纬线,那么就是北纬40°,沿着这条纬线的中国的地势特点,就是西高东低呈两级阶梯分布。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地理课堂的灵魂也就找回来了。
练习看图,明确我国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之一,就是最低处吐鲁番盆地,用什么颜色。颜色的绿色越深,说明那里的海拔高度越低,海拔高度是多少(让学生说出来是-154.31米),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那么两者的相对高度是9002.31米还是8693.69米?在选择中,看学生的读图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复习了相对高度和海拔的地理知识。海拔是什么?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什么?是两地海拔的高度差。这里面也复习了,分层设色地形区,就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有了这个作为依据,我们可以判断第一阶梯海拔,大致在多少米以上(结合文字说明)?第二阶梯大致在海拔多少米范围之间,第三阶梯大致在海拔多少米以下。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会看分层设色地形图,而且会综合利用各种地理信息。分层设色地形图比较直观的看出地势高低,更能直观看出地势高低的图是什么剖面地形图。分别说出2.9中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地形图。
看图2.9图(结合25页2.2图),说出北纬40°穿过的盆地高原和平原海洋分别是什么(答案可以参差不齐,就是要学生百家争鸣),按照从西向东的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看剖面地形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