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43:调适,更好的前行
(2020-10-10 21:30:56)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243:调适,更好的前行
了解学生记住学生的姓名和特征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准备需要更接学生成长的地气。一个月,对六十八名学生了解得比较详细了,肯定不是。就是教上三年的学生,也未必真正了解。这是教育的悲伤和无奈,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老师,我这次目标是c,我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好!”拼图冠军王梓鹏如此说。原来拼图需要两分钟,后来到了一分多钟,今天又是一分钟的记录。
“他的小宇宙,有时爆发,有时静默!”这是班主任老师的提醒,我也就做到了心中有数。不过心中古今他应该在C以上B以下的。这次真的看走眼了,每个人都有不走运的时候,毕竟每天都要面对自己不擅长的那么多学习文化知识技能的任务。
“老师,我这次不理想,先定一个目标c。”周辰昊这次有点不自信。“目标定低了,起不到引导激励自己的作用;定的目标,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也是也没有定目标没有太大区别。这里面涉及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定位,我们学着来,让他成为促进我们更好成长的保障!”
“这一次,我把简称都背熟了!”丁俊超诚实的表述,就像是之前听到王梓鹏说背过了其中十九个省区的名称简称一样。我说的最基本的任务,也就是看似比较在状态同学最终能达成的目标。
孙苹梓在一旁听我与周辰昊交流,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倾听,我也尽我所能的去帮助这些同学。
下午课间操,同学们在跑步,我特意在旁边压腿,就是想更好认识了解同学们。贾天宇的喊操的声音,比较洪亮,很好。还有一个女同学的声音,虽然响亮但是显得脆弱,那种努力帮助班集体的意愿能听得出来。
“老师,我们接下来学什么?”周辰昊这样问,我顺便谈起这个话题。从“百川归东海,何时复西归”,讲到我国的地形地势等……讲到地理学与天气变化,讲到地理知识丰富了自己写作素材的例子,讲到了地理问题和现象的无处不在,讲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时刻都与地理现象和问题有机联系在一起。
我在构想一些地理教学的技能和技巧,但是我更看重学生对地理学习探究的热情和潜能。“学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学习感受到一种兴趣,这是一个教师必须时刻修炼的基本功。
布置什么?
各个学科都是刚刚结束考试,学生最关心的就是分数和试卷上的问题。“布置什么?布置十六列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名称和特点?你们还记得吗?”“大部分记着吧!”“大部分”,这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警示。我感觉哪个地方不对劲,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通过文字梳理,找出这种不对劲的根源并努力清除之!
我最终找到《同步练习册》上的一处关于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填空,“布置这个题怎么样?”丁俊超的反应,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哪个地方做的有问题。
记得考试前的最后一节午自习合堂,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把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背熟。如果谁要是将这样的问题做错了,就抄写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三遍!”“只是抄写错了的?”“全抄!”记得当时我回答的时候,觉得那声音似乎不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似的。
从一开始的课堂笔记达到三百个字以上,到这次的重抄三遍,我感到自己黔驴技穷的状态。就像是我这次备课,每次都将自己逼到悬崖边上的感觉。这些掌握性强的知识,重复是最好的复习方法。但是重复又是一种容易让人厌学的学习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定出不同的作业任务。查缺补漏,不应该带有惩罚性质。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更需要教师去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把热情和精力,用在过多重复的劳动上,只会是缘木求鱼!
要更好的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努力调适自己——适合学生更好成长的教育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