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39:呵护关爱之心,培育感恩之情
(2020-10-08 19:53:52)NO.2239:呵护关爱之心,培育感恩之情
培养学生关爱之心感念之情,教师善于发现并积极引导激励是关键!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感恩
我把学生成长的细节变成一种文字记录下来,看似有意而又像是无意的讲给全体同学听。这种成长故事,覆盖全体学生,虽然对某些个学生而言,可能就是一个细节一句话或一个件小事,足以让学生为之感动。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同事、家长和同学们的介绍和自己的观察,尽量了解每个同学更多成长细节和小事。将这些小事细节,写好一些独特的成长故事。这就是师生相互关爱和感恩的最好的见证,也是关于关爱和感恩的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
讲述学生成长微故事,就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自然能感觉到。坚持这种写作中,教师会从中挖掘出对学生的感恩之情——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李镇西老师老师的第一届学生这样说:“三十多年前,‘西哥’(学生对李镇西老师的昵称)鼓励我让我成为他的骄傲。三十多年后,我没有成为‘西哥’的骄傲,‘西哥’却成了我的骄傲!”
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关爱和感恩
每接过一个新的班集体,我总是这样调侃:老师要学做一个同学们喜欢的好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逐渐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美好品行,成为老师学习的榜样!
有了这个序幕,我接下来要做一个好的“摄像”、“编剧”和“导演”。
“摄像”,及时捕捉这些成长中的闪光点。“编剧”,及时将这些细节和小事写学生成长故事。“导演”,通过这些“微故事”讲述,引导激励更多同学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这些“微故事”,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全方位和多侧面:
几个学生在某个运动场地,热心帮助一位篮球运动爱好者寻找丢失了的手机。这个篮球爱好者找到手机后,到学校找班主任老师表示感谢,我于是知道具体的过程和细节。我讲这个故事给同学们听,让助人为乐的同学和其他同学都受到一种激励。
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情节:父母劳作的辛苦,成了自己更好学习的动力。这篇作文,就张贴在走廊的“学生习作”专栏里。我讲这个细节,让学生晓得关爱之心感恩之情,就在我们生活的点滴小事和细节里。
还有小事和细节,就发生在教室里。一个阴雨天,同学们都离开教室到微机室上课。一个同学走到最后,怕下起雨来淋湿了同学们的书和本子,主动将教室的窗户关好。一个常见的细节:有的同学,主动捡拾起地上的废纸和不小心落下的塑料袋,不仅洁净了教室环境,还给值日生同学减轻了负担。
关爱和感恩的幼苗,就这样被呵护和培育着!
作者:赵成峰
邮编:25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