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35:担责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020-10-05 14:43:3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235:担责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相信经过自己的持之以恒的必要的努力,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最优秀的自己。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
让学生感受到担责给自己带来的成长,激发学生担责的热情,通过更好的学习挖掘更大的担责潜能。
一、 给学生更合适的担责岗位。办集体的任务可以细分,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尽量给予自己能接受又有意义的岗位。
比如分管某项任务比如擦黑板,准备投影,保护好窗台上的盆花等等。对学生一天或一段时间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则会极大增强学生的担责意识和担责能力担责习惯。
有不少同学,由此获得自信,重新焕发学习热情,重新积极投入班集体的各项活动。
“人人有事做”,是一种责任担当意识;“事事有人做”,则是一种用于担责善于担责的习惯养成。
这种人人有事做,不仅包括以上提到的事项,还包括自己或他人情绪念头言行的呵护以及完善提升。我引导激励学生,给自己一个充满自信的微笑,给他人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表情,说一句暖人心鼓舞人志气的话,激励自己或他人保持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做事,而且是做一件帮助自己或他人完善提升的人生大事。
二、 给学生更广阔的担责平台。魏书生老师讲过:学生能做的事情,教师就不要去做。就像是溺爱孩子的家长一样,教师把学生能干的事情都干了,你想让学生干事的时候,反而觉得学生不愿意干了。
有时,我把布置预习复习任务、纠错、辅导同学、给同学讲题等学生可以做的事情,尽量引导激励有相应诉求和能力的学生来做。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积极引导激励。学生得到了锻炼,自忙中偷闲更好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
班集体的自习纪律,也鼓励课代表以及其他班干部来管理。同时引导激励小组长积极配合课代表,每个同学积极配合小组长和课代表,鼓励所有同学参与管理创建自习课更好学习秩序。每个同学的这种主人翁意识和担责能力,就在这一件件小事和细节中被逐渐培养着。
积极参与管理的同学,知道管理的不容易,更容易接受老师或同学的管理,积极承担起自我教育管理的责任,从学习他人优点中逐渐践行做最优秀的自己。
三、 给学生最尊贵的担责荣耀。要把担责当成最尊贵的荣耀,就要帮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的价值,不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得到了什么,而是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做了什么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引导学生,努力做好身边的小事和细节,积极培养担责荣耀。这些小事包括:帮父母倒一杯水,严于律己更好成长的点滴进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