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175:勤能补拙,课也成趣
一个人,要让自己完善提升一点,就要有努力登攀的精神,就要吃得了苦受得了难为,这是破茧成蝶的必由之路。
在自己吃苦受难中努力前行的点滴,记录下来,也会发现努力登攀路上也可以领略到更美好的风光,一切努力付出都值得,也变得有趣了。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能坚守的日课,才能像一个真正的学子,闯出自己不断前行的路来!
我觉得自己好笨!
一个导学案,除去备课时间,足足敲打了三个小时才交给文印室打印。要知道,这只是一节课用的。
“赵老师,您一直教地理,都不用看书了,怎么想的就怎么讲就可以了。”同事吴老师见我忙碌辛苦,就这样说。吴老师比我小十来岁,十年前我也这样想。
可是,现在我不敢想,更不用说这样做了。大脑,随时会罢工:或者说了上半句,说下半句时突然想不起来上半句说了什么。或者听到某个问题,大脑突然短路,一片空白。或者正在看着书,脑子就呈现缺血缺氧状态,只有让脑袋挨着枕头,才是最舒服的。或者正在做着什么,一件举手之劳就可以办法的事情,不得不因为大脑和身心的严重不适,不得不中断下来。
五十五岁的我,告诉我的学生,我现在计划每天学一个英语新单词,已经背过三百个英语单词了。每天默写着,近千字篇幅的几篇英语美文。
我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大概最少能背诵和默写一千个以上的不重复的英语单词。瞬间,我感到面对学生也有一种知识技能上的仰望。
我觉得自己好笨!为了保持身心健康,我每天都要在地上练习爬行。爬来爬去的样子,这大概是没有学会走路的一周岁前的婴幼儿的常态吧。一下子,打回婴儿状态的我,似乎也像一个婴儿一样,没有了成年人的对于名闻利养的喜好,不过这样的时光里,真的很好,有着一种一种返璞归真的意思。
还有,就是流利地诵读经典的时候,我徜徉在与日月天地一样的混沌自然状态里,似乎回到了天地洪荒之时,也有没有了计较烦恼之忧。
我的日课
每天五点或五点半起床,我就坐上稀饭锅,一边熬稀饭,一边诵读经典或慢步走或压腿。
我不知道别人的一天是怎么开始的,我觉得一天就应该从好心态开始。话又说回来,我就剩下好心态了。这个好心态,来源于我十几年诵读经典的得到的一种人生世界观价值观的认知,来源于借助经典的反求诸己,来源于一种警醒和自觉。
那些才能美好且卓越的人,如果他们的心态不好,或者骄傲或者吝啬,都是对他人对社会是无用的。也就是他们的某段时光里,或某件事情上,因为自己的心态不好,是被浪费掉的。我的才能没有那些卓越者的美好,甚至说谈不到有什么才能,我怎么能心态不好呢?那不是自己难堪,让关心爱护自己的人难堪的浑人吗?
很多时候,我的人生中,就有这样一个浑人占据着主导地位,或者占据着足够大的能量,我停滞不前我浑浑噩噩。
在读书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古今中外的圣贤,也有很多不是一开始就美好的,而且在大半生中有许多做浑人的状态。只是,因为他们后来的觉醒和自我努力,成就了他们有意义更美好的人生。
每个人在通往做最美好自己的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学习玄奘去天竺国取经的精神,历经十几年,往返行程数万里,经历天灾人祸和大自然艰险的考验,矢志不渝,终于取得真经。努力干好工作,努力更好地学习,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趣且有意义,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意义所在。加油,为自己,为与自己一样努力向善向上向美的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