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91:我的“最后一课”
(2020-06-27 22:32:3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091:我的“最后一课”
序幕
自己胸有成竹,慢慢的踱步在教室里,倾听并回答学生们的提问。对于学生进行非常幽默的心理疏导,自己有点飘飘然起来。
虽然没有诸葛亮的羽扇纶巾,但是肯定得有他的谈笑风生和指挥若定。
然而,在这节课,却成了学生纷纷为我纠错的课。
究竟怎么回事呢?
发现问题,更完美
最后一节课,我觉得一个优秀的学生,要敢于大胆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学着独立解决问题。做过的题够多了,如果一味照搬老师的答案,不仅累,且很难提升灵活应用的能力。
应让学生看到老师的不完美,看到老师在不完美并在此础上努力修正答案。
“俄罗斯气候寒冷的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低。”我在黑板上写道。
“较高”同学S嘀咕着。
“北纬一度比赤道而言,也是纬度较高,显然这个表述有些问题。”我为这个同学的思考推波助澜。
“俄罗斯大部分位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这样表述才准确!”我给开心得送给这样回答的同学一个大拇指。
“北京的雾霾对交通运输有哪些影响呢?我这样回答怎么样?——影响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致使时间延误。”
“老师,北京地区不临海,也没有河运啊!我们知道的几条重要的河流,也没有河运价值啊!”
“对啊!同学们回答得对。老师犯迷糊了!抱歉啊!”
频频出错,我成了反面教员。
审题失误,导致失分。
试卷中是“写出台湾的温度带,并说明理由”,我回答“台湾位于热带和北温带,因为北回归线穿过其中南部。”
“老师,台湾的温度带应该是亚热带和热带。您把世界上的五个温度带,和根据农作物生长积温划分的温度带混淆了!”
“感谢Y同学,指出了老师的一处错误。希望同学们引以为鉴。”我有些激动地说着,似乎得了什么宝贝。
同学X告诉我:“老师,你回答陆地面积小是一种无根据的臆测,有可能被扣分!”我狠狠自责,这不是典型的画蛇添足吗?
我没有去弥补教师会做题的尊严,而是努力呵护同学们积极思考的智慧!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就是说得同学你啊!”我套用座右铭表扬了这个同学。
又中一枪,与审题和思路有关
“2016年8月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可能看到的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现象是桑巴舞、狂欢节”这是我在卷子上的答案。
H举手示意我,我走过去,他说:“老师,这个答案有问题。狂欢节是一二月份,在八月份应该看不到。”
“题干中说出相关时间了吗?”我这个时候,仍然蒙在鼓里。
“说了,在这里。”H同学指着题干中的内容。
“非常感谢你,帮我找出了一处错误。”我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
接下来,H同学又接二连三的帮我修改了几处答案。
“北京逐渐减少钢铁工业和化工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请你帮着分析一下理由(从雾霾方面)”,我的答案是“减少雾霾,改善环境”。
“我觉得没有回答完全,应该首先回答钢铁工业和化工企业容易污染环境,会让北京的雾霾更加严重,所以要减少这些企业,大力发展环境污染轻微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宜居城市。”H认真的帮我分析。
“太好了,你的思路弥补了老师思路的缺憾,真的非常感谢你!我知道自己思维短板,却始终难以改善。”我有些激动了。
经过充分的复习准备,在心态、答题规范和思路缜密方面,有不少学生会在某个方面超越老师的水平。
制造机会,让这些学生脱颖而出,比一味地提要求引导激励作用更大!
落幕
真正的最后一课,上成这个样子,我还是有些失落。
“老师,谢谢您!真的舍不得您,您该好好歇歇了!”展开学生下课时塞给我的字条,我心释然!
有生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