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060:由体现生活状态的照片想到的

(2020-06-09 21:45:51)
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NO.2060:由体现生活状态的照片想到的

叙事者公众号编辑老师发信息给我:让我发几张体现自己陪伴学生一起成长的照片,好一起与我的文章发表。

我感动编辑老师的鼓励支持和敬业之外,又有一些感触。

我努力寻找相关照片,如果不是家人和同学们的拍照留存,我可能无法完成交照片的任务了。

记得一家杂志,同样要求投稿时配着作者的生活照片。我不喜欢拍照,更没有这样的照片。何况自己中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后不往这样的地方投稿就是了,现在有些想法变了!

前一段时间,看到QQ群里的朋友,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体现学生成长生活的照片,让我怦然心动。熟悉了文字的感动,这种照片或视频的冲击,更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于是,我想将来有一天,我会制作发布这样的公众号,我会经常发布这样的内容:有文字有图片,能更好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

叙事教育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媒介,如果有图片和视频参与,给人的感觉和效果更好。

有图片乃至视频的融入,是媒体发展的必需。渴望的理想教育,不是几张好图片能代替的,但是我知道未来的好的教育叙事写作,一定不会没有图片和视频这些绝佳的素材参与。

记得李镇西先生,曾经有个爱好,就是给学生和自己留影。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他留下了大量师生活动的照片。这些照片,结合他朴实而深有见地的文字,感染了千千万万的教师。如果没有这些照片的李老师的文字,依然美好,却少了一些有照片的直观感动。

我有时也会这样想:我每天坚持学写教育叙事,就是用文字给自己和学生心路成长历程拍照。翻看这些文字,我会联想起自己头脑中的一些画面。不过这些画面,只有自己感知得到,读者是没法通过我的文字“看”到的,我的学写教育叙事的文字顶多算是特写,很难直观再现当时的场景。

没有这样的照片,不仅仅是不喜欢拍照没有拍照的问题,而是一种教育教学文化理念的问题。在对教育教学关注越来越精细的今天,各种文化都在通过图片和视频,作为主流文化媒体的教育教学,如果失去了这块有时代特色的媒介,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我努力翻检着妻帮我搜罗的和我自己留存的照片,寻找出几张陪伴学生成长的照片,寻找出追随绘画班写生采风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我更看到一个立体的比较完整的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被日常的忙碌,变得像是一个传播知识技能的机器人,同时也把学生当成了一个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机器。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教学让师生时常感到倦怠的原因所在。

我知道教育媒体,通过发表优秀文章配师生教学相长的图片,应该是表现一种更加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是师生都渴望追求并千方百计努力践行的一种人生状态。

想想自己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与叙事者共读,每天坚持诵读经典,学写教育教学叙事,不就是追求一种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吗?不仅自己如此,也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通过自己的人文精神理念的渗透,也让学生崇尚并追求同样一种美好幸福的生活。

因为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才有了教育教学存在的必要。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渴望理想的教育环境和现状,我们都是在不如意的状态中,去深挖内在的文化的潜能,一切朝向阳光,朝向最美好的自己,朝向令自己敬佩的自己,朝向一种富有自身成长特色而携手前行的状态。

透过照片,不仅看到作者和文中主人公的美好成长状态,更通过这种欣赏,挖掘自己成长的热情和潜能: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成人之美!

这些流传了数千年的警句箴言,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和图片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去传承优秀文化,让润泽的文化,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青草漫坡,不也是教师们值得努力追求的可乐之事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