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31:自习课集结号
(2020-05-23 10:40:2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031:自习课集结号
5月23日,迎来了开学第一周的自习课。
开学初,以教师引领读图看书,提出问题,师生一起探究解决。能感受到学生的那种亦步亦趋,如果自习课离了教师的引领怎么样呢?
每个学生如此,班干部和班集体的状态乃至老师的状态,都需要进一步调整。
教师准备
这些知识梳理,网课老师讲过,曾经要求看过,之所以不让学生自己看书做题,就是怕引起一些不积极的网课反应——缺乏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的相互激发, 没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很少有提问质疑和交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种网课学习,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思维之水相对闭塞质量下降。
网课在特殊时期,的确起到了巨大的做用。起到了教师网上引领的作用,但是在学习活动落实方面,与在校学习差距还是很大的。一者,缺乏学校学习的环境: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及时提问,少了些面对面的察言观色后的相互察觉和引导激励,少了些师生和生生无处不在的相互激励性互动。
学生的情绪缺乏了一些有益的专业的疏导,这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比较专业、家长相对滞后的技能,这也是网课期间家长压力大的原因。激发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好的行为品质,虽然家长的耳染目濡和榜样很重要,但教师的率先垂范更重要,教师因为专业的原因,可以比家长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成长心理知识技能实际,做一些榜样性的引领,或者教师通过学习小组和班级学习骨干等,起到类似的榜样引领作用。
家长的影响,更加根本和长期,教师的引领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两者不能说谁轻谁重,两者相辅相成才最好。
用些什么具体问题,引领这次地理自习呢?
经过一系列的思考:
我根据中考题的特点,选了复习内容中涉及的十二个中考小问题。让学生复习不太累,而且知识点比较分散,引领学生关注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图,在完成这一个中考题的过程中,促进复习好习惯的形成。
课程实施
早晨六点多,我精选了十二个小问题,写到两张纸上,分别给两个班的教学助理。
为了减轻学生抄题负担,我把这十二个问题,分成四小部分,每个同学抄写其中一部分在黑板上。这样做,增加了助学活动参与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助理助学活动的启动。
在巡视中,我表扬了帮助抄题的同学。为了继续发挥助理助学作用,我选定了每一部分的讲题人和助讲人。每三小题一个主讲人,两个助讲人。为了顺利完成,安排班长(8.1班)和刘琦(8.2班)作为助理讲题活动的总负责人,掌握好时间,保证在自习课上讲完,还要保证同学们的有充分的复习和准备之间。我则在两个班来回巡视,欣赏同学们讲题和复习情况。
自爱巡视中,亲自观摩了冯艺存等同学讲题,大部分我都没有看到。
同学们汇报我,讲题已经结束。
我抽查了落实环节:重点抽查了助讲同学和其他可以抽检的同学(那些学习积极性调动得较好的同学),也抽查了需要引导激励相对落后的同学。在检查的同时,我也进行了拓展,比如追问了班加罗尔所在的半岛和高原,也追问了美国为什么进口热带农产品的原因,提醒同学们看图,收获不仅仅有问题,更有关注或新的思考!
抽查结果,百分之八九十完成任务。
也有存在没有认真听的情况,班长徐文凯中招,他回答问题出现疏漏。我说:“班长给我们做了一个反面典型,在提醒我们即使基础好,不认真也会有失误!”
附出错问题:
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意义:
回答了马六甲海峡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在亚洲和大洋洲之间。评议:这是自然地理意义。缺了人文地理意义:
是欧洲非洲到东亚东南亚海上航运的最短通道。
启示:教师以后引导同学研究地理问题,要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研究自然地理,可以让人们更好尊重自然规律,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服务。研究人文地理,可以总结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得失,便于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