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37:强健身心与“两力”劳动
(2020-03-15 21:34:4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937:强健身心与“两力”劳动
身心健康,成了年过半百的我的重中之重,于是就认真梳理一下,便于更好前行!
清楚与模糊
我是从山乡走出来的孩子,小时候和年轻时学做过多种农活。
记得我到县城念书后,回家想父母宣传体育健身,希望父母有个好身体。父亲笑着:“农村人,哪有锻炼身体的,每天干活就锻炼身体了!”
我感觉体育锻炼与在干农活不同,但觉得父亲说得也有道理,农村人比城里人身体更有力气更健康。
强健身心伊始
我师范毕业后参加做教师,自己比较内向,不善于与同事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很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我身心而言是巨大的压力。对这份工作感觉种种不适的我,经常感冒咳嗽,逼得我自学一些强健身体的法子,同时也自学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自我调整梳理。
健身方面,学得是一种不用意守有简单动作的站桩气功。结合自己学过的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阅读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
虽然是不用意守的气功,总是比较单调,加上我的思维比较模式化,在没有更好健身运动项目的同时,我就一直坚持了大概有十几年。身体好的时候,就不怎么坚持;身体不好了,就坚持着锻炼一下。毕竟年轻,强健身心方法途径内容不精致,身心健康也说得过去。
喜欢看书,熟悉了一些名人名言或座右铭,同时知道一些历史和文学作品中人物故事,起到一种比较好的自我疏导作用。不管是对自身,还是对工作,这都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再后来,我喜欢上了太极拳,慢慢与我自己爱看的《道德经》《论语》《菜根谭》《周易》等相互促进着,从不着边际,不规范不规矩,到得到太极拳老师的指点,在诵读经典方面也得到名师的榜样引领,太极拳健身与诵读经典,近二十年来就与我形影不离,真的想过一种书拳一直不离手的日子。
强健身心与“两力”劳动
比较喜欢阅读思考的我,发现自己的文化缺失,在情绪念头言行调理方面明显不足。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感到补上这一课的迫不及待。也许是一种心理感应,我有缘接触并认真阅读一些佛文化经典,并开始学习禅修(双盘)等。双盘与诵读经典相得益彰,太极拳等的锻炼暂时搁浅,这一暂时大概就是五六年。
五六年中,双盘和净心的功夫下了不少,身体因为静多动少,加上五十岁后身体各方面的体质特征都呈现一种下降趋势,于是我重新捡拾太极拳运动,且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参悟:太极拳运动与交感神经的关系,不同时辰的太极拳锻炼对人体康复的不同作用等等。
这个时候,并不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不可轻视,因为一旦不注意就会让自己身心吃不消。每天按照时辰进行太极拳锻炼,每天抽空诵读经典清净心灵禅修,成了自己的必须课。
将读写、上课、体力活等体力脑力劳动,与太极拳健身、诵读经典健心区分开来,注意保持强健身心与“两力”劳动之间的平衡,做到强健身心与“两力”劳动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