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936:对极地问题的思考

(2020-03-15 18:18:11)

NO.1936:对极地问题的思考

听了区直播课和孙老师的辅导,极地地区问题也引起了我的重视。

正像是孙老师讲的,新冠病毒源于极地冰川融化的推测,让我们更加关注环保和这块污染最少或比较少的土地。

极地问题的探究,涉及多方面的地理知识和能力。

大洲大洋的知识

看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可能大家都觉得比较简单。

在极地图上,分辨七大洲四大洋却有难度,也是同学们需要达到的一种能力水平。

这种题,考察同学们通过大洲大洋的局部图,正确判断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或者通过大洲大洋相关的其他地理事物,判断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这种考察,引导我们看图的时候,一定学会抓住某些地理事物的细节特征。

写文章,细节描写处理好了,文章生动形象读者爱看。读图要能抓住某些地理事物的特征,需要多看图多做题做读图分析的有心人。提高这种能力的办法,也可以说是熟能生巧。

判读经纬网的能力

关于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知识,具体某一点一学就会,好似仅仅需要死记硬背就行了。其实这不是我们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能根据这些基础知识灵活分析运用。

在极地经纬网图上,要想准确读出某点的经纬度,需要综合运用学过的以上基础知识。每个判读环节不出错,那么你可以自信的说自己具备这没问题。

关于温度带、中高低纬度和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知识,还有极昼极夜、昼夜长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某个城市季节等等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极地地区图来考察。

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一切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学们用心思考去联想分析就会收获多多!

两极地区与生态保护

我们常常讲,要保护生态,经常提到的一点,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等。同时,我们关注到的就是二氧化碳气体过度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会让两极地区的冰川加剧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很多沿海城市将会被淹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南极地区怎么会有两千米厚的冰层呢?南极地区降水稀少,几乎等同于热带沙漠地区年降水量。

同样的降水量,因为热带沙漠地区,高温水蒸发量大,所以那里缺水严重干旱。而南极地区,属于寒带气候,终年严寒。微量的降水,在零下十几度几十度的气温下,很快结冰,经过千万年的积累,拥有了两千多米厚的冰层。

根据板块运动学说,我们推测南极大陆应该在千百万年前已经在极地地区。

这些冰层中,有没有被冰冻了千百万年的类似新冠病毒一样的病毒病菌呢?如果有,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这些病菌病毒会不会肆虐人类呢?

因此,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我们学过很多:有黄土高原环境保护的,有三江源和三江地区生态保护的,有内蒙古高原和港珠澳大桥建设生态保护的,有新疆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学过了,不仅会解决卷面上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学着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做好环保的宣传员!

小结

同学们理解记忆能力强,事前做好复习预习,听老师讲课收获颇丰。老师讲的内容,应该是是书中涉及内容一两倍以上。对区县老师和孙老师的视频,我常反复听,一般感觉自己已经熟悉了且有心得收获为止。

建议:老师讲的时候,对重点和难点及时简要记录一下,更有利于巩固提高!有空看看回放,是个不错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