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84:“生活即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2020-01-31 20:15:1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884:“生活即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师从杜威先生,能跳出老师“教育即生活”理念的桎梏,大胆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新理念。
教育即生活,基于一些零零碎碎的实验,有好多教育家想达到的目的不能达到,想实现的不能实现。
陶先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有生命力的东西,在一个环境中生生不已就是生活。
作为一名教师,有三十多年的教龄,扪心自问,自己所过的生活就是教育吗?严格而言,很多流逝的岁月里,生活不是教育。自己教书育人是一回事,自己的生活是一回事;或者说学生上自己的课是一回事,学生自己的生活与所学的课程关系也不大。
2016年1月25日,我参加王维审老师创建的叙事者,坚持每日一叙,慢慢感觉教育与生活开始趋向贯通,包括两个方面:作为教师的教与自己的生活贯通,作为学生的学与学生的生活贯通。准确地讲,这种贯通如同在岩壁上凿出一条通道。这凿子,就是坚持每日一叙,就是坚持阅读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
一些不良情绪念头言行,在每日一叙中被关注修正完善提升,这种行为习惯慢慢带动身边的几个学生乃至更多学生。
生活与教育没有学会朝向贯通之前,两者相互掣肘,生活与教育是不融洽不完美的。
有了每日诵读经典,坚持每日一叙的习惯后,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就通过写叙事,让自己和学生亲朋好友一起,努力朝向什么样的生活,也就是努力朝向什么样的教育。
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图书清理,就朝向图书清理需要的生活;需要送结业班,就朝向结业班教学需要的生活;需要健康的身心,就朝向拥有健康身心所需要的生活;需要和谐的家庭和团队,就朝向和谐家庭和团队需要的生活;需要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就朝向完善提升知识结构的生活。
比如图书清理吧,它涉及到相关的社会生活,即当前的形势和这个形势对每个参与个体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涉及到具体个体实际,便有了一个上通下达的具体落实方案和点点滴滴的相应努力。
再如结业班教学,就要叙事学生家长和领导以及同事等等的诉求和努力,针对自身实际,拿出一个可以不断优化的操作方案,这个方案不断融入各色人等的心血、智慧和力量。
又如身心健康,是每个人首先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叙事,关注并调整自身或他人需要完善提升的内容,不断总结过去现在一切经验教训,在不断调适中努力扬长避短,促进保持身心健康能力的提升完善!
生活即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文化思潮行为的侵扰,需要我们善于运用教育的力量,达学生之情,顺学生之意,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借鉴礼仪教育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过上一种更有教育意义的有趣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教优秀传统文化,而是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激励成就学生更好成长。
生活即教育,要贴近学生切身问题,各种天赋特色的学生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敞开襟怀让一切相关人智慧参与教育教学管理,逐步学会拥有对一切美好幸福生活的引导能力,逐步学会更好陪伴学生做到学说做合一。
生活教育立足当下,做今天最优质的的教育,明确这个宗旨,所有相关人员做最好努力力争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