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74:关注并清理自身陋习
(2020-01-21 21:02:5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874:关注并清理自身陋习
陶行知先生讲:生活即教育。
自己的饮食、健身、工作学习和其他的行为习惯等,组成了生活。
找出与身心亚健康有关的内容,努力改善提升就是真正的自我教育管理。
饮食陋习不可留
连续几天,感觉肚腹发胀,于是想每次吃的欠一点一定好。道理懂了,吃饭的时候,每每由于惯性收不住,总是要肚滚肠圆。
想到女儿曾经讲过:吃饭的时候,慢一点,让胃部神经有足够的反射时间,慢的同时细嚼,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可我有自己的歪理,就是自己肠胃不好,吃的时候难受,所以匆匆吃完减少难受程度。
读者看到这里,就知道我是如何顽劣了。如同一个不爱学习文化课的少年,每次都说不爱学习,听课马马虎虎写作业马马虎虎,理由是自己越专注越难受。
以后承传孔子《论语》文化不仅要天天讲,更要让人从饮食上看到自己的行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知其性未敢尝”,“虽饭疏食必斋如也”。不带着杂七乱八的情绪,要保持一种足够的敬畏之心——真正让人从自己身上看到“民以食为天”!
饮食要正本清源
今天分享《论语》,其中内容就是“子曰:君子食不求饱,居不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想想近来寒假中的表现,正好与君子所为和好学状态背道而驰。吃饭常常吃得过饱,或者吃得少了,在零食上找补,最后还是弄得一个肚儿圆。对于这种吃法,还有歪理——“吃饱了不想家”,“吃饱了不哭”,整个支撑饿死鬼的一套文化说辞。吃得少一点,正好完善提升自己修养,不至于让大量的气血浪费在消化吸收方面。身体摄入不足不好,过多摄入则会导致“富贵病”。很多毛病是吃出来的,我应该多做一些这方面的反省。
今天早晨,又钻研时辰与经络的文字,进一步落实了自己的状况——气血和心脑血管方面有问题了。虽然不是非常严重,但是自己饮食锻炼和工作生活在很多方面,都要亮黄牌了,甚至是需要亮出红牌了!
我相信一句话: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一个人的任何一种不健康状态,都与自己的修养和行为习惯有关。如果自己不努力修正,医生是无能为力的。
脾气也需要改善
气血两虚,是我原先与医生交流给自己总结的。
心脏部位的不适和严重盗汗,让我感到自己脾经出了问题。
脾经的调理,是最慢的。如果不是严格精进,可以说是无法改变的。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最难改变的是自己的性格脾气。
为了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我利用假期的时间,重拾有益于自己身心的太极拳运动、结跏趺坐和礼拜运动。
每一种运动,都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这三种运动是产出大于投入的。只是对于我而言,每种运动都是强度较大的了。
再者,我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思虑心太重。这种思虑心,很多情况下是无意识的。诵读《楞严经》等,虽然有上万字的背诵,让我的思虑心减弱了不少。这种思虑心过重,不是进行一些类似于学写叙事一样有意义有趣的思考,而是耗费精气神自己也不知究竟所思。
不说别的,就说看电视剧或参与一些闲谈,这些没有章法一般人看似有趣的内容,却容易导致我胡思乱想。甚至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都会让我浮想联翩,甚至成为压趴我的最后一根稻草。看似艰巨困难的每日一篇学写叙事,则是对我胡思乱想泛滥洪水的最好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