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29:教育是不一样的“谈情说爱”
(2019-12-25 06:58:4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829:教育是不一样的“谈情说爱”
其实,写下这个题目,就是一种自我挑战。因为我的不善于言语,与人交流沟通都有困难,何况是谈情说爱。
然而,这确实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功,没有这个基本功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我所敬佩的学习的榜样人物王维审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初不善言谈的教师,但是他用自己喜欢的文字,用自己坚持的教育叙事写作完成了一种特别的“谈情说爱”。当然,准确的说他坚持的是叙事教育,就是用一个个故事去唤醒引导激励学生更好的成长。
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不在状态,关心我的老师告诉我:“赵老师,你告诉我,我帮你找他(她)!”
在孤苦中,这是冬天里的暖阳,是暗夜里的启明星。每个教师都知道,真正的教育是不可代替的,有人可以让我们歇歇脚,但是前行的路还需要自己一步步走出来,少了任何一个脚印,都不能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完整轨迹。有缺憾的成长,甚至需要一遍遍从头再来。
“谈情”,教育教学需要激情,这种激情可以隐含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可以在“踏雪无痕”中,可以说成是一种无痕的艺术。但是内在的情感,甚至是一种具有足够高温度的情感是必须的。你看“谈”字,言伴随着两个火,是足够高的温度。没有激情的教育,难以实现有效的唤醒和引导激励。
教师的这种情感,需要展示出来。就像是炽热的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才会令人有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感慨。表现出来的这种距离不近不远,就像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地球上才是有生物和人类的唯一星球一样。王维审老师,很多对学生的情感,是“无意”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这种出现在纸质媒体上的文字,带着的情感的温度可想而知。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一个不善于言谈的教师可以学习王维审老师的这种定力,坚持几年十几年乃至二十年,将这种叙事的艺术打磨得堪称精致,以至于可以出色的弥补自己不善言谈的短板。
“说爱”。可能现实中,谈恋爱双方,有时很欣赏“说爱”,有时则更看重行动。教育的“说爱”,既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教师的“说爱”,就是一种生动的教育教学表达艺术。记得上师范的时候,班主任李爱云老师曾经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把课讲得像像单田芳说书一样谁还不喜欢听呢?”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产生厌倦,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故事书阅读,在这种阅读中,让学生的思路视野被拓展,在此基础上,学生会重新喜欢上并爱上这门学科。
实际上,在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的今天,这种课外阅读虽然很好,很多情况下就是一个梦想中的“童话”。但是一个善于读写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科故事讲述,达到一种帮学困生“修桥补路”的作用。
把一个学科故事讲得干干巴巴是讲,讲得妙趣横生也是讲,拒绝学科故事讲述让学生在题海中自身自灭也是一种状态。
“说爱”,就是我想要表述的教师学讲学科故事。这种讲述中,渗透着教师对教育职业的挚爱,渗透着对学生的关爱,渗透着对祖国未来的大爱,渗透着自身专业成长的大爱无疆。
教育如同一场谈情说爱,没有热情不行,光凭热情不行;光拼精力不行,不投入精力不行;不讲师生感情不行,光讲师生感情不行;没有语言艺术不行,光有语言艺术也不行。教育首先是生活和人生,要想拥有美丽生活和人生,就要学会“谈情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