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830:从学会到会学,教师带个头

(2019-12-25 11:22:3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830:从学会到会学,教师带个头

在教育教学中,虽然教师在知识文化和其他综合素养,一般比学生明显具有优势,但教师也不是完人,特别是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不断自我完善提升。

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断成长进步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教学引领作用。

向书本学习,通过各种可以借助的媒介学习,学优秀的他人做最好的自己。

同一问题的一波三折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养分和糖分积累,这个理念深入我的教学环节中后,一系列问题诞生了:

1、昼夜温差大如何界定?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知道:昼夜温差在15以上,就是昼夜温差大。

那么昼夜温差大的区域范围如何呢?

温带季风气候区,一般是昼夜温差大。

在南方地区,只有高原山地海拔较高的地方,才是昼夜温差大。因为高原山地,空气相对平原地区稀薄,得到光热多,白天气温高;晚上因为空气稀薄散热较快,所以晚上气温较低。最终导致的结果,南方地区,只有高原山地等海拔较高的地方,才存在昼夜温差大的可能。

2、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比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呢?

是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空气湿度小,白天得到太阳光热多,气温高,晚上空气也因为空气湿度小散热快,所以昼夜温差大。同纬度的温带季风气候,因为空气湿度较大,白天升温和晚上降温都相对较慢,所以温带季风气候区,虽然也是昼夜温差大,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比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程度更加明显。

空气湿度大,相当于给大地上了一个保温层,白天不热夜晚不冷,起到这样的作用。这是一个比方,大家可以慢慢感悟。

师生问题的一波三折

对于复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通过学生发表意见,看到问题所在,精讲点拨也就有了针对性。

一个同学问:老师,苹果喜欢什么气候?

我知道只有我们黄河流域的苹果好吃,一者因为这里的气候,再者因为这里的土壤养分丰富。到了东北和南方地区,同样品种的苹果恐怕就没有这么好了。

我自愧学识短浅,回去以后,仔细查书和资料,搜集以往零散的记忆,得出结论苹果喜欢温凉吧,与小麦玉米青稞一样等等。

于是接下来的一节课上,我也给学生普及了这样一些知识,之后补充说:学地理,得有相应的生物学知识。

学生告诉我:老师,苹果的习性题目里面有喜低温干燥、喜光温带果树

题目里有怎么没有看见呢?

是阅读理解能力问题吗?

问我的同学阅读理解能力强,不存在这个问题。是做题速度快疏忽,当然也存在地理综合能力上需要加强训练的问题,需要往更高更广更深处拓展。

因素与原因有怎样的不同

比如因素与原因,一字之差,答题内容就有区别需要大家注意啊!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初中地理涉及的):纬度位置(纬度因素);海陆位置(海陆因素);地形、地势或海拔(地形因素)。

因素主要从原因类别来考虑,不涉及具体内容和大小多少高低等量化元素。

影响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植被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自然应该回答气候因素。如果回答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冬季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北方地区……不仅啰嗦而且回答不太切合题意。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植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应该想到是气候不同。其次具体而言,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植被(代表性的)。针对具体答题要求,如果分值较重,就要答得准确具体。如果分值较轻,回答得简略一点也可以。

大家对地理学科涉及因素和原因的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可以相互交流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