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27:图书清理工作进行时
(2019-12-24 13:51:2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827:图书清理工作进行时
一到校,想到图书清理的事情,就无法安坐。
昨天拖地擦书橱的时候,发现那些旧书。这样的书,有8560册。一次性清理了,显然我们的图书总数就不够人均达标数每生40本了。
有存有留。哪些存?哪些留?自己先要做一番功课。
会上领导介绍经验,某某试验中学每位教师筛查200本,每人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解决了。理论上是这样的,可是实际——
已经确定我们的图书,没有非法的坏书——都是我们的区镇学校分管领导负责购入的,而且我在登记造册的时候,一本本都翻阅过。
至于不合格的16种和24种,昨天我通过电子表格排查,已经排除了有这种书的可能。
剩下的,就是这八千多册旧图书的去留了。
这八千多册就图书,虽然比图书清理会上领导展示的那些图书相比稍微有些新,但是今天我实际检查也得出一个好不到哪里去的结论。或许,在记忆中的图书室中的书都是美好的缘故吧。
一种决策,就是将八千多册书全部剔除,不仅可以给图书室提升颜值,而且减少了卫生保持的难度。这些有着一二十年甚至更多存龄的图书,已经无法掩饰岁月留下的痕迹。发黄、变旧自身散发出来的无法厌食的俄霉味。
当然旧书也不是一无是处,其中有辞海、聊斋俚曲全集、莎士比亚文集、昭明文选等好多有名头的版本,也不乏军统四巨头、皇帝全传等比较世俗的文本。虽然世俗,却也不庸俗,也是一种很好的人生教科书——可以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态度阅读一下。有充数的单薄的“小本子”书,一格子书橱里面大概就能盛下二三百本。学校购书费用紧张,不达标不行,这些“小本子”书可谓功不可没。我翻阅了其中的几本,这些“小本子”书中也有不错的知识内涵。毕竟,也是经过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审核通过的,而且这些书价格低廉不会有盗版。
我是一个敝帚自珍的人,如果不是非要清理,我希望这些书永远在这里。陈旧一点不要紧,也没有什么称得上坏的内容。
我算了一下,这些旧书保留两千本就够达标了,剩余的旧书等下次再清理。
这样我抽空将需要清理的旧书,找准它们在书橱上的位置,统计它们的编号起止点,统计具体本数,为了有个宏观调控作基础。
图书删除,在图书管理系统中,有个采编项目,在这个采编项目的下拉菜单中有删除图书项。输入图书编码等信息,就可以完成图书删除操作。
下架图书属于固定资产,需要逐级审查批复。可是,我们面对的下架图书属于原来的旧书充数(为了完成图书达标任务),所以涉及图书固定资产资金问题。但是,在上报学校固定资产时,这些图书在固定资产统计范围内,所以真的要下架处理,还需要上报相关领导,逐级批复。
今天上午,我用了半天多的时间,统计了需要下架的旧书近三千册,如果再用相同的时间,大约可以完成另外三千册下架图书的位置标注等任务。
鉴于这些旧书基本没有借的,众多新书也很少有同学来借,所以要毫不吝啬的完成下架任务,不要让它们在那里以陈旧的形象影响图书室建设形象,这些旧书的存在还给图书室卫生清理带来一些麻烦。
我每天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今天还有上课任务,备课也容不得疏忽,所以先写到这里了。
今天孙启超老师(他爱人也是负责这项工作)打电话来询问有关图书清理工作情况,我告诉了他实际状况,希望以后多交流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