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17:拖拖更健康
(2019-12-19 12:55:2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817:拖拖更健康
下午第四节课,我正在指导学生做“大本子”,班主任张道亮老师提着一个拖把在门口张望。
我赶紧跑到门口询问。
“找个值日生,放学后用这个拖把把教室的地拖一遍,我在上面蘸了消毒水。”一番话,让我想到了张老师的细心和热心、耐心。
这一周多时间来,常常有学生请假打针,病毒性流感在同学们中肆虐着。有的同学,已经打针近一个星期了,症状还是比较明显。
我在教室里上上课,也感觉上火一般的发晕,只是没有像同学们那么打针吃药罢了。看着几个同学,虽然人在但无精打采的样子,不知道这个时候怎么才是真正的严格要求了。
一个同学趴在桌子上,我悄悄拍打他一下:“怎么?什么不舒服吗?”这个同学抬眼望着我,眼圈周围红红的,脸颊上泛着红晕。“嗯!”“什么时候开始难受的?”“从上一节课就开始了?”“需要给家长打电话接回去,还是这样趴着等着放学?”“趴着等着。”这个时候,家长也在上班,能坚持一下,同学们就不给父母添麻烦了。谁说同学们不懂事,这件小事上就体现出来了。关键在细节小事上如何引导啊!
记得自己上课也有身体不好的状况,就对同学们说:“教师身体不适,课堂就靠同学们了!”这种情况下,同学们都比较乖巧的看书或者做题。学生身体不好或好的时候,我是不是也应该做一个乖巧的老师啊!
想想这节课讲了什么呢?
还是以截图的形式记录一下吧:
同样的太阳能丰富,不同的形成原因。
师: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各是什么?
生: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或光辐射强);内蒙古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夏季气温高,光照强。
注意图文中的陷阱:
生:从图上看出,旱地水田所在比例较大,为什么耕地比重较小。
师:这些旱地水田所在的区域,有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不要被这种表象所迷惑,就像是里海不能认为是海一样。
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什么是草场退化?
师:内蒙古高原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地为主。因为干旱,过垦过牧、采矿修路等原因,草场退化荒漠化严重。青藏高原,高寒,大多数地区只适合牧草生长,由于过垦过牧、虫鼠猖獗、乱挖砂金、沼泽湿地萎缩等原因,草场退化。相对应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
生:石漠化是哪里?
师:云贵高原和广西等西南地区,那里地表崎岖,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山水中的石林,就是石漠化的典型代表。
生:土地盐碱化出现在哪里?
师:西北地区干旱严重地区,那里多内流河湖,盐分大,水分蒸发后,盐碱就铺在地上,成为盐碱地。柴达木盆地,有着很厚的盐层。另外,就像是黄河三角洲,水小了,湿地上的水分被蒸发了,就看到干旱的三角洲地区,地面上有白花花的一层盐碱。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附近,容易出现盐碱化,所以不能大力发展农业。因为大力发展农业,会导致干旱严重,促进盐碱化的形成。
下课前,为了提醒学生不要忘了用蘸了消毒液的拖把拖地,说:“拖拖更健康!”看到几个同学笑了,这似乎是一节课最开心的时刻之一。
“起立,老师再见!”
我听到这声音,情不自禁说:“多么好听的声音啊!”
嘿嘿嘿——“拖拖更健康!”这句话和当时的场景,不断在我脑海回放。
拖拖地,地上的病毒少了,身心更加健康了。拖,又有坚持的意思,比如那个趴着的学生,晚上打着吊瓶白天坚持学习的学生,比如努力关注学生健康学习努力托举其明天希望的老师和家长们!
拖拖,托举起今天的教育,托举起明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