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13:如此前行的我与学生
(2019-12-17 11:37:3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叙事支撑的备课,是为了有备无患
是做一番有趣且有意义的精讲呢?还是让学生继续做知识梳理和中考题?
一堂好课,不是为了讲而讲,也不是为了不讲而不讲。讲,只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融入一种助推剂而已。毕竟讲述,给学生提供的只是一种探究的朝向和方式方法。努力做题思考,学生收获的是一种学以致用的能力。只有做题陷入一种迷茫的时候,讲才起到点拨的作用。
课堂上,我感觉似乎需要讲了,先征求一下同学们意见:“同学们想听我讲吗?”同学们只要不吱声,我就不讲。
昨天张晓荣老师又到阅览室看《山东教育》等杂志,看我又在那里写叙事,说:“赵老师,你光写啊!”
“是啊!我在写课堂教学、课下与学生交流的情况,写中考题中自己理解得似是而非的问题。其中有一节课,就是了根据两篇教学叙事文章确立了内容。通过这种写作,让自己更好驾驭课堂,享受到更多教学乐趣!”
更好的成长状态师生一起追寻,
初三的学生,不像初一时那样,喜欢围着自己转了。比如课下经常来找我的陈越洋同学,开始变得在课上提问题多了。相同情况的,还有陈兴鲁同学。他们可以根据以前养成的认真学习不断探究的习惯,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学科素养了。
张佳琪、孙肖茹等课代表助理,王佳栋、王子玉君等课代表,课前不再来问我做什么了。之前,他们总是在课前问:“这节课准备什么?”或“这节课讲什么?”我呢?也会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想让我讲什么?你们掌握的怎么样了?这些问题好理解吗?”与他们交流,我更多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做了更充分的准备。
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和习惯依然保持着,他们努力做最好自己的状态依然延续着,这就够了。
现在重点关注的,是每个小组一号二号同学的板演了。对于其他同学疏远了许多,毕竟师生课上互动的时间是有限的。
教学叙事基础上的备课,就是准备一旦需要老师讲,教师可以讲得生动有趣,带他们将地理学习引入美好的境界。另外,再一个弥补的措施,就是校园里的即兴探究了。
到了初三了,教师家长紧张的近乎炽热的程度,有些学生却能在课堂上睡觉。刘进龙等(他非常遵守纪律,就是基础差,跟不上趟导致的,我也希望他能在课堂上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毕竟睡觉不好吧),还有几个时好时而睡的同学。我创建这个课下校园阳光下的探究,就是希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同学们学习上进的潜能。
天公不作美,这几天老是阴沉沉的。太阳公公只是在他高兴时,才露一下脸。在阴冷的状态下,心情舒畅在校园里交流,想想就有些怪。我为什么喜欢这样呢?因为自己的压腿和太极云手,让自己处于一种运动后的兴奋状态,如果没有这些做支撑,不用说探究,就是站在校园里多待一会自己也不干。
抬眼看到不远处,落尽了树叶的法桐树的枝干,有的树枝上还有些枯黄的树叶,再看附近两株同样高大且郁郁葱葱的针叶松。法桐,会陪着针叶松青葱吗?或者说,针叶松会陪着法桐落叶吗?只有当一个人身心足够强健,思维能力和兴趣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才会对进一步的探究充满兴趣。
课下探究,有牛杭东和王嘉霖从身边走过,两个人穿着同样的青色外套,准备去买零食,我给他们出了一个思考题:“黄土高原上的人,头上缠着白羊肚毛巾有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校园里探究多次的话题,可以放到课堂上讲了。